旱魃
拼音
hàn bá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àn的字 拼音为bá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 拼音为ba的字基础解释
旧时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魃(bá)。详细解释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 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 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石灵 《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 袁大爹 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旱魃-中華語文大辭典旱魃旱魃ㄏㄢˋ ㄅㄚˊhànbá傳說中的鬼怪,眼在頭頂,行走如風,能造成旱災。也作「魃」。[例]~肆虐,赤地千里。
旱魃-中国神话大词典旱魃
《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毛传:“魃,旱神也。”《太平御览》卷八八三引《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裸形,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今本《神异经·南荒经》“魃”作“”,字盖讹)。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曰旱母,一曰狢,遇者得之,投溷中乃死,旱灾销也。”旱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hàn bá
1、传说中旱魃是引起旱灾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