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子
拼音
wú míng z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ú的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1.谓无名望的人。 2.指匿名造谤的人。 3.泛指不知其名姓者。 4.果名。胡榛子的别名。果仁与木皮可入药。详细解释
谓无名望的人。
唐 陈子昂 《卧病家园》诗:“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卧病谁能问,閒居空物华。”
指匿名造谤的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飞书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肄习,谓之过夏。”
泛指不知其名姓者。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寻有无名子改前诗,作 秩 寄 欧公 诗,曰:‘笑杀 汝阴 欧少保 ,新来处士听朝鸡。’”
果名。胡榛子的别名。果仁与木皮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阿月浑子》﹝集解﹞引 李珣 曰:“按 徐表 《南州记》云:‘无名木生 岭 南山谷。其实状若棒子,号无名子。 波斯 家呼为阿月浑子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无名子-无名子
【出处】
《海药本草》
【拼音名】
Wú Mínɡ Zǐ
【别名】
阿月浑子(《本草拾遗》)。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无名木的果实。
【原形态】
无名木(徐表《南州记》)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11枚,生于嫩枝上者,其数或较多,小叶片卵形,革质,长5-10厘米,顶端钝或有小突尖,基部稍窄,全缘,无毛。花雌雄异株,成腋生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梗基部有苞片;雄花萼片1~2,雄蕊3~5,甚短;雌花萼片2~5,子房无柄,花柱3裂。核果卵形或长椭圆形,有果柄,长达3厘米,淡黄或淡红色,有皱纹;种子淡绿色或乳黄色。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本植物的树皮(无名木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原产地中海区和亚洲中部,我国新疆亦有栽培。
【性味】
《本草拾遗》:味辛,温、涩,无毒。
【功能主治】
温肾,暖脾。治肾虚腰冷,海药本草》:主腰冷,阴肾虚弱,得水香、山茱萸良。③《纲目拾遗》:止痢,暖肾,开胃,除肠秽积;得木香、山萸能兴阳。
【摘录】
《*辞典》
无名子1.谓无名望的人。
●唐陈子昂《卧病家园》诗:“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卧病谁能问,闲居空物华。”
2.指匿名造谤的人。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飞书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肄习,谓之过夏。”
3.泛指不知其名姓者。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七:“寻有无名子改前诗,作秩寄欧公诗,曰:‘笑杀汝阴欧少保,新来处士听朝鸡。’”
4.果名。胡榛子的别名。果仁与木皮可入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阿月浑子》﹝集解﹞引李珣曰:“按徐表《南州记》云:‘无名木生岭南山谷。其实状若棒子,号无名子。波斯家呼为阿月浑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