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
拼音
fāng bā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āng的字 拼音为bāo的字 拼音为fang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方苞-中華語文大辭典方苞方苞ㄈㄤ ㄅㄠfānɡbāo人名(1668-1749),字鳳九,一字靈皋,晚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學者、散文家,為桐城派之開創者。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牽連入獄,期間著成《禮記析疑》、《喪禮或問》。經李光地營救,方倖免於難。清世宗雍正時(1723-1735),升內閣學士,任禮部侍郎,充任《大清一統志》、《皇清文穎》、《三禮述義》總裁。文章學韓歐,嚴於義法,謹密雅潔,氣韻深厚。〈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等皆其名篇,姚鼐讚之曰:「望溪先生之古文,為我朝文章之冠。」著有《望溪先生集》、《周官辨》、《周官集注》、《春秋通論》、《禮記析疑》等書。
方苞-辞源3【方苞】公元1668—1749年。清 安徽 桐城人,字 靈皋,號 望溪。曾因 戴名世 南山集文字獄案株連入獄,後得釋。官至禮部侍郎。治經信奉 程 朱。長於散文,提倡“義法”,推崇 左傳 史記及 唐 宋八大家,其弟子 劉大櫆、再傳弟子 姚鼐皆 桐城人,後人稱爲 桐城派。著有 周官集注 禮記析疑 春秋通論 望溪先生文集等。參閲 碑傳集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