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
拼音
sī wé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wén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拼音为wen的字基础解释
指文化或文人。详细解释
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汉书·叙传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 唐 韩愈 《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王公神道碑铭》:“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清 黄遵宪 《石川鸿斋偕僧来谒》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特指文学。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降及 建安 , 曹公 父子篤好斯文。”
儒士;文人。
《后汉书·应劭传》:“夫覩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唐 杜甫 《壮游》诗:“斯文 崔 魏 徒,以我似 班 扬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既然如此,必是斯文,请来相见何碍。” 钱锺书 《猫》:“经过几番盘算,他想先动手著作,一来表示自己并非假充斯文,再者著作也可以做官。”
此文;此诗。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於斯文。” 宋 苏轼 《石鼓歌》:“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嶁》。”
文雅。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一生村鲁,不尚斯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相公説得,老汉就説不得;今日偏要假斯文,説他一回。” 梁斌 《红旗谱》四一:“她斯文礼貌地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 江涛 面前,一杯放在 嘉庆 面前。”
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汉书·叙传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 唐 韩愈 《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王公神道碑铭》:“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清 黄遵宪 《石川鸿斋偕僧来谒》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特指文学。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降及 建安 , 曹公 父子篤好斯文。”
儒士;文人。
《后汉书·应劭传》:“夫覩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唐 杜甫 《壮游》诗:“斯文 崔 魏 徒,以我似 班 扬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既然如此,必是斯文,请来相见何碍。” 钱锺书 《猫》:“经过几番盘算,他想先动手著作,一来表示自己并非假充斯文,再者著作也可以做官。”
此文;此诗。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於斯文。” 宋 苏轼 《石鼓歌》:“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嶁》。”
文雅。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一生村鲁,不尚斯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相公説得,老汉就説不得;今日偏要假斯文,説他一回。” 梁斌 《红旗谱》四一:“她斯文礼貌地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 江涛 面前,一杯放在 嘉庆 面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斯文-中華語文大辭典斯文ㄙ ㄨㄣˊsīwén1.本指禮樂制度,後引申為文化或文化人。[例]〜敗類∣〜掃地。2.舉止文雅;態度謙和。[例]〜有禮∣談吐〜。
斯文-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斯文
【出典】 见“未丧斯文”条。
【释义】 同上。“斯文”意为“此文”,后也指文人、儒士,或指行为文雅不粗鲁。
【例句】 孙汝权是个生员,钱流行是个太学生,曾考贡元。斯文分上,不好执法审问。(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四十出《诘奸》)斯文指双方都是儒士,都有些头衔,所以不能像对平民百姓那样审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ī wén
1、他们甚至在史馆中吵闹对骂,斯文扫地。
2、青囊自古秘斯文,但覆多年旧冢坟,山水变时局也变,便知吉凶见分明。
3、一位演员竟作出这样的事,真是斯文扫地。
4、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斯文扫地,可说是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5、这本小说极尽渲染色情暴力之能事,不免给人有种斯文扫地之感。
6、他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八成儿是个识文断字的人。
7、身为老师,还上SQ网站,你枉读诗书,斯文败类!
8、然接下来的政治运动使知识分子斯文扫地,教育成了重灾区,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9、一个大学生居然会偷书,真是斯文扫地,令人不齿!
10、那女孩说话温声细语的,看起来很斯文。
11、虽然已穷愁潦倒,但他仍不愿为了换取几个铜板而去做斯文扫地的事。
12、你看这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当街调戏妇女,真是斯文扫地。
13、读书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怎能为了金钱而做出斯文扫地的事情呢?
14、看他那斯斯文文的模样,真讨人喜欢。
15、这位研究生居然抄袭别人的作品,冒充为自己的学术论文,真是斯文扫地。
16、在那文化专制的年代,知识分子受尽迫害,文化遗产惨遭破坏,真是斯文扫地!
17、这件事弄得他斯文扫地。
18、她是一个很斯文的女孩。十分文静,从来不惹事生非。
19、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20、看他一表人才,举止斯文,其实是不学无术,虚有其表。
21、斯文顿的大街人来人往,仍在购物。
sī wen
1、他们甚至在史馆中吵闹对骂,斯文扫地。
2、青囊自古秘斯文,但覆多年旧冢坟,山水变时局也变,便知吉凶见分明。
3、一位演员竟作出这样的事,真是斯文扫地。
4、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斯文扫地,可说是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5、这本小说极尽渲染色情暴力之能事,不免给人有种斯文扫地之感。
6、他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八成儿是个识文断字的人。
7、身为老师,还上SQ网站,你枉读诗书,斯文败类!
8、然接下来的政治运动使知识分子斯文扫地,教育成了重灾区,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9、一个大学生居然会偷书,真是斯文扫地,令人不齿!
10、那女孩说话温声细语的,看起来很斯文。
11、虽然已穷愁潦倒,但他仍不愿为了换取几个铜板而去做斯文扫地的事。
12、你看这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当街调戏妇女,真是斯文扫地。
13、读书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怎能为了金钱而做出斯文扫地的事情呢?
14、看他那斯斯文文的模样,真讨人喜欢。
15、这位研究生居然抄袭别人的作品,冒充为自己的学术论文,真是斯文扫地。
16、在那文化专制的年代,知识分子受尽迫害,文化遗产惨遭破坏,真是斯文扫地!
17、这件事弄得他斯文扫地。
18、她是一个很斯文的女孩。十分文静,从来不惹事生非。
19、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20、看他一表人才,举止斯文,其实是不学无术,虚有其表。
21、斯文顿的大街人来人往,仍在购物。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sī wén
1、[文静]wén jìng
(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她是个~的姑娘。
2、[文雅]wén yǎ
(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不粗俗:谈吐~。举止~。
3、[幽雅]yōu yǎ
幽静而雅致:景致~。环境~。
4、[温婉]wēn wǎn
温和柔顺婉约有度。
5、[温柔]wēn róu
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性格~。~的少女。
6、[优雅]yōu yǎ
1.优美雅致:唱词~。演奏~动听。~宽敞的大厅。 2.优美高雅:~的姿态。举止~。
sī wen
1、[文静]wén jìng
(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她是个~的姑娘。
2、[文雅]wén yǎ
(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不粗俗:谈吐~。举止~。
3、[幽雅]yōu yǎ
幽静而雅致:景致~。环境~。
4、[温婉]wēn wǎn
温和柔顺婉约有度。
5、[温柔]wēn róu
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性格~。~的少女。
6、[优雅]yōu yǎ
1.优美雅致:唱词~。演奏~动听。~宽敞的大厅。 2.优美高雅:~的姿态。举止~。
反义词
sī wén
1、[粗鲁]cū lǔ
〈形〉不文明,鲁莽。
sī wen
1、[粗鲁]cū lǔ
〈形〉不文明,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