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蚁
拼音
dòu y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òu的字 拼音为yǐ的字 拼音为do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1.亦作“鬭蚁”。亦作“鬭螘”。1.善斗之蚂蚁。清 钱谦益《次韵答茅孝若见访》之二:“蜗牛亦有庐,鬭蚁上堦除。”清 朱昆田《竞渡歌》:“或聚如鬭蚁,或散如惊麏。”清 厉鹗《十月十八日同余葭白陈授衣闵廉风游禅智寺》诗:“鬭螘俛人羣,放眼寄大块。” 2.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遂以“鬭蚁”谓病虚耳鸣。唐 苏颋《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痾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鬭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详细解释
亦作“鬭蚁”。亦作“鬭螘”。
1.善斗之蚂蚁。 清 钱谦益 《次韵答茅孝若见访》之二:“蜗牛亦有庐,鬭蚁上堦除。” 清 朱昆田 《竞渡歌》:“或聚如鬭蚁,或散如惊麏。” 清 厉鹗 《十月十八日同余葭白陈授衣闵廉风游禅智寺》诗:“鬭螘俛人羣,放眼寄大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遂以“鬭蚁”谓病虚耳鸣。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痾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鬭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斗蚁-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斗蚁穴蚁
【出典】晋太元中,桓谦忽见有人长寸余,被铠执槊从岊中出,数百为群,部障指挥,更相撞刺,又还入穴中。蒋山道士朱应子令桓谦以沸汤浇穴,掘之,有斛许大蚁死在窟中。见《艺文类聚》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八。
【释义】传说晋时有人看见千百小人互相武装攻杀,及至被浇死于穴中,均为蚂蚁。后世用此典喻指战乱或宫廷权位之争。
【例句】①斗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苏颋《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沈疴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812)这里以“斗蚁”隐指宫廷权位之争。②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2408)这里以“穴蚁”喻指安史叛军。
斗蚁1.善斗之蚂蚁。
●清钱谦益《次韵答茅孝若见访》之二:“蜗牛亦有庐,斗蚁上阶除。”
●清朱昆田《竞渡歌》:“或聚如斗蚁,或散如惊麇。”
●清厉鹗《十月十八日同余葭白陈授衣闵廉风游禅智寺》诗:“斗螘俛人群,放眼寄大块。”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后遂以“斗蚁”谓病虚耳鸣。
●唐苏颋《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痾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斗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
斗蚁(2)(参见斗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