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骑常侍
拼音
sàn qí cháng s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àn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cháng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cha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官名。详细解释
官名。
秦 汉 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 三国 魏 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晋 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 南北朝 时属集书省, 隋 代属门下省, 唐 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 宋 代不常置, 金 元 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按字解释
散骑:散骑官名。
常侍: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秦汉有中常侍,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
词典解释
散骑常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散騎常侍
散骑常侍-辞源3同:散騎常侍
出处
引证
近代-蔡东藩--《两晋演义》:浚自是稍稍敛抑,不欲争功。博士秦秀,太子洗马孟康等,却代为浚诉陈枉抑,武帝乃迁浚为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
故事
近代-蔡东藩--《两晋演义》:浚自是稍稍敛抑,不欲争功。博士秦秀,太子洗马孟康等,却代为浚诉陈枉抑,武帝乃迁浚为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