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
拼音
chì l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ì的字 拼音为lēi的字 拼音为chi的字 拼音为lei的字基础解释
又名铁勒,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详细解释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
北魏 时亦称 铁勒 、 高车部 。《北史·魏纪二·世祖太武帝》:“夏四月甲子,行幸 云中 。 敕勒 万餘落叛走,詔尚书 封铁 追灭之。”《新唐书·回鹘传上》:“ 回紇 ,其先 匈奴 也,俗多乘高轮车, 元 魏 时亦号 高车部 ,或曰 敕勒 ,讹为 铁勒 。” 明 王清 《塞上感怀》诗:“梦迴絶域 乌桓 地,战罢空山 敕勒 营。”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敕勒-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敕勒】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北魏时亦称铁勒 、 高车部 。《北史·魏纪二·世祖太武帝》:“夏四月甲子, 行幸云中 。 敕勒万余落叛走, 诏尚书封铁追灭之。”
敕勒-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敕勒ㄔˋ ㄌㄜˋchì lè①我國北方的種族之一。為匈奴人的苗裔,隋時共有十餘部,以薛延陀勢力最強。唐時為唐與回紇的聯軍所滅,併入回紇,置瀚海都督府,分設府州,屬關內道。也稱為「鐵敕」。②道教畫符咒時,上書敕令二字,用來約勒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