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袂扼腕
拼音
rǎng mèi è w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rǎng的字 拼音为mèi的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wàn的字 拼音为rang的字 拼音为mei的字 拼音为e的字 拼音为wan的字基础解释
形容激动和气愤的意思。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攘:捋,揎。
袂:衣袖。
扼:掐住;握住。
腕:臂下端与手掌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
词典解释
攘袂扼腕-中华成语大词典攘袂扼腕
【拼音】:rǎng mèi è wàn
解释
攘袂:捋起袖子;扼腕:用手握住手腕。形容激动和气愤。
出处
《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詟惮。”
示例
神龟之间,张仲瑀铨削先格,排抑武人,不使预清品,一时武人,~,至无所泄其愤。 ★宋·王楙《野客丛书·不可为已甚》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攘袂扼腕ㄖㄤˊ ㄇㄟˋ ㄜˋ ㄨㄢˋráng mèi è wàn捲起衣袖,緊握手腕。形容憤怒、激動的樣子。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一五.不可為已甚》:「神龜之間,張仲瑀銓削選格,排抑武人,不使預清品,一時武人,攘袂扼腕,至無所泄其憤。」
出处
引证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六》:今但以平易二字等闲说过,而于卒章忽为此论,是乃圣人鞠躬逊避于前,而吾党为之攘袂扼腕于后也。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詟惮。
宋-王楙--《野客丛书·不可为已甚》:神龟(北魏孝明帝年号)之间,张仲瑀铨削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清品。一时武人,攘袂扼腕,至无所泄其愤。于是羽林武贲几千人,至尚书省诟骂,直造仲瑀之第,屠灭其家。
故事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六》:今但以平易二字等闲说过,而于卒章忽为此论,是乃圣人鞠躬逊避于前,而吾党为之攘袂扼腕于后也。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詟惮。
宋-王楙--《野客丛书·不可为已甚》:神龟(北魏孝明帝年号)之间,张仲瑀铨削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清品。一时武人,攘袂扼腕,至无所泄其愤。于是羽林武贲几千人,至尚书省诟骂,直造仲瑀之第,屠灭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