撺断
拼音
cuān du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uān的字 拼音为duàn的字 拼音为cuan的字 拼音为duan的字基础解释
1.搬弄。 2.怂恿;劝说。 3.催逼。 4.古代戏曲乐器演奏术语。详细解释
搬弄。
宋 史达祖 《庆清朝》词:“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攛断緑阴成。”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咿呀呀,偏似那织金梭攛断锦机声。” 明 杜山狂 《新水令·桃柳争春》套曲:“似这般桃柳新奇,攛断起多少浪评意。”
怂恿;劝说。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我,我,我攛断的上了竿;你,你,你掇梯儿着眼看。” 元 曾瑞 《蝶恋花·闺怨》套曲:“旧衣服陡恁宽,好茶饭减多半。添盐添醋人攛断,刚捱了少半椀。”
催逼。
元 张可久 《清江引·春思》曲:“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攛断。” 明 陈大声 《一枝花·咏月》套曲:“伴著这露儿零,风儿细,攛断死单枕 长门 。”
古代戏曲乐器演奏术语。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折:“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俺娘便‘五代史’续添‘八阳经’。你覻波!比及攛断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 明 朱有燉 《神仙会》第四折:“祝寿声高,鼕鼕地鼓儿攛断好。”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撺断-诗词曲语辞辞典撺断
1 搬弄也。
▶史达祖《庆清朝》词:“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意言草木绿阴,布置搬弄,成为帷幄也。夏帷语甚新,按《黄山谷集》《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诗,任渊注引《王立之诗话》,张文潜有“众绿结夏帷,老红驻春妆”之句。而吴毅《望江南》词:“家山好,好是夏初时。习习薰风回竹院,疏疏细雨洒荷漪,万绿结成帷。”此亦可作夏帷注脚也。
▶《张生煮海》剧一:“咿呀呀,偏似那织金梭撺断锦机声。”此言金梭搬弄之声。又见“撺掇’’。
2 怂恿也。
▶《西厢》三之二:“撺断得上了竿,掇了梯儿看。”言怂恿上竿也。
▶《望江亭》剧一:“我我我撺断的上了竿,你你你撺梯儿着眼看。”
▶《太平乐府》六曾瑞卿《蝶恋花》套《闺怨》:“旧衣服陡恁宽,好茶饭减多半。添盐添醋人撺断,刚捱了少半碗。”少与小同义,言经人怂恿之下,硬捱了小半碗饭也。又见“撺掇撺顿”。
3 催逼也。
▶《乐府阳春白雪》前二刘时中小令《湘妃怨》:“晓来风雨催春事,把莺花撺断死。”言催逼杀也。
▶又前三张小山小令《清江引》:“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撺断。”言相催逼也。
▶《太和正音谱》丹丘先生小令《天上谣》:“日月走东西,乌兔 搬昏昼,把光阴撺断的疾《词林摘艳》四石子章《秋夜竹窗》剧一:“畅好是花谢的疾,春去的紧,撺断了人生有限身。”
▶又五陈大声《新水令》套《闺情》:“雨雨风风,撺断的病儿重。”
▶又五陈秋碧《行香子》套《题情》:“冷雨秋蛩,酸风梧叶,撺断起满腔离思。”又见“撺掇”。
4 为戏剧音乐用语,奏演也。此为搬弄义之引申。
▶《风月紫云庭》剧:“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俺娘便《五代史》续添《八阳经》。你觑波!比及撺断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此段词文,以唱戏比吵家。撺断那唱叫,犹云奏演那唱叫也。
▶《乐府新声》下无名氏小令《一锭银》,“愧儡棚当时火伴,鼓儿笛儿休撺断。”
▶《雍熙乐府》五《点绛唇》套《悟真如》:“花下逢迎,柳边陪奉。笙歌送。鼓板声中,撺断醒,南柯梦。”此言被鼓板声打醒南柯梦也,亦为奏演义。
▶《牡丹品》剧二:“又被你这六娘子,撺断的呵声骤。”又见“撺掇€>”。
同:攛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