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澄清
拼音
lǎn pèi chéng qī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ǎn的字 拼音为pèi的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qīng的字 拼音为lan的字 拼音为pei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揽辔:拉住马缰。
澄清:指要使昏乱的政治得以清明。
词典解释
揽辔澄清-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攬轡澄清
揽辔澄清-中华成语大词典揽辔澄清
【拼音】:lǎn pèi chéng qīng
解释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出处
《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示例
少年~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近义词
揽辔登车、揽辔中原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人的抱负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冀州发生饥荒,那些贪官污吏们照样过着糜烂的奢侈生活,对灾民不闻不问,饥民们纷纷起来造反。朝廷派范滂为清诏使前去考察情况。他接到命令感到责任重大,临行时他在马上手执缰绳对随从说:“一定要查明真相,澄清天下。”
出处
引证
清-龚自珍-一〇七-《己亥杂诗》: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唐-韦建--《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驻车决遣,揽辔澄清。
明-无名氏--《四贤记·义劝》:荷蒙大元皇帝诏赐右榜进士,累升建康肃政廉访使之职。褰帷观察,揽辔澄清。
清-黄遵宪--《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诗:平生揽辔澄清志,足迹殊难出里闾。万一铅刀堪小试,可容韫椟便藏诸?
当代-吴殿尧--《伟大的情怀——读〈朱德诗词集〉有感》:在诗中,作者把国家与民众的灾难视同‘己饥己溺’,澎湃着不可抑制的‘急济心怀’,那种忧国忧民之情,揽辔澄清之志,跃然纸上。
清-毛奇龄--《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诗:丈夫入世贵倜傥,揽辔登车气何爽!
现代-柳亚子--《流亡杂诗》:劫余仍遣同舟济,揽辔中原共死生。
唐-崔远--《授苏文建邠州节度使制》:加以幼慕功名,早怀壮概,揽辔蕴澄清之志,临风多慷慨之词。
元-王恽--《秋涧全集·一八·秋日早衙示同僚阎佥事子靖》:乘时佐理疏明略,揽辔澄清愧昔贤。
故事
清-龚自珍-一〇七-《己亥杂诗》: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唐-韦建--《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驻车决遣,揽辔澄清。
明-无名氏--《四贤记·义劝》:荷蒙大元皇帝诏赐右榜进士,累升建康肃政廉访使之职。褰帷观察,揽辔澄清。
清-黄遵宪--《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诗:平生揽辔澄清志,足迹殊难出里闾。万一铅刀堪小试,可容韫椟便藏诸?
当代-吴殿尧--《伟大的情怀——读〈朱德诗词集〉有感》:在诗中,作者把国家与民众的灾难视同‘己饥己溺’,澎湃着不可抑制的‘急济心怀’,那种忧国忧民之情,揽辔澄清之志,跃然纸上。
清-毛奇龄--《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诗:丈夫入世贵倜傥,揽辔登车气何爽!
现代-柳亚子--《流亡杂诗》:劫余仍遣同舟济,揽辔中原共死生。
唐-崔远--《授苏文建邠州节度使制》:加以幼慕功名,早怀壮概,揽辔蕴澄清之志,临风多慷慨之词。
元-王恽--《秋涧全集·一八·秋日早衙示同僚阎佥事子靖》:乘时佐理疏明略,揽辔澄清愧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