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发吐哺
拼音
wò fà tǔ b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ò的字 拼音为fà的字 拼音为tǔ的字 拼音为bǔ的字 拼音为wo的字 拼音为fa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bu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 【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
按字解释
握:攥在手里;执持。
发:头发。
吐:呕吐。
哺:含在口中的食物。
词典解释
握发吐哺-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握髮吐哺
握发吐哺-中华成语大词典握发吐哺
【拼音】:wò fā tǔ bǔ
解释
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出处
《史记·周世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示例
陛下~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无贤愚,咸宜录用。 ★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
近义词
挥沐吐餐、吐哺握发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故事
西周时期,周成王继承父亲的遗志,分封诸侯,他封伯禽为鲁侯,周公向兄弟伯禽祝贺,说:“你以前是鲁国的有名能士,你到任后不要忘记你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现今成王的叔叔。你要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爱惜人才。”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引证
南朝梁-沈约--《宋书·张畅传》:孝伯曰:”周公握发吐哺,二王何独贵远?“畅曰:”握发吐餐,本施中国耳。”
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无贤愚,咸宜录用。
清末-康有为-戊部一章-《大同书》:国家旁求俊乂,握发吐哺以求才。
清-夏敬渠-九八回-《野叟曝言》:以握发吐哺之雅而仇无辜之民,此豪杰所闻风而解体者也。
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疏解车义第二书》:周公践天子之位,握发吐哺。
故事
南朝梁-沈约--《宋书·张畅传》:孝伯曰:”周公握发吐哺,二王何独贵远?“畅曰:”握发吐餐,本施中国耳。”
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无贤愚,咸宜录用。
清末-康有为-戊部一章-《大同书》:国家旁求俊乂,握发吐哺以求才。
清-夏敬渠-九八回-《野叟曝言》:以握发吐哺之雅而仇无辜之民,此豪杰所闻风而解体者也。
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疏解车义第二书》:周公践天子之位,握发吐哺。
造句
接龙
哺糟歠醨组词
近义词
wò fà tǔ bǔ
1、[宵衣旰食]xiāo yī gàn shí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2、[挥沐吐餐]huī mù tǔ cān
指礼贤下士。
3、[吐哺握发]tǔ bǔ wò fà
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