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
拼音
tí d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í的字 拼音为dū的字 拼音为ti的字 拼音为du的字基础解释
明清两代官名。明代在驻防京师的京营中设有提督,万历时为总兵以上武官名。清代设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一般为一省的高级武官,沿江沿海地区还设有水师提督。详细解释
提调监督。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先师实隶 安济坊 ,坊元在 众安桥 ,迁於湖上亦未多年。今官府既无提督,纵多生全,亦无以激劝。”《水浒传》第五六回:“ 汤隆 打起钩镰鎗的样子,教山寨裡打军器的照着样子打造,自有 雷横 提督。”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洗象》:“而锦衣卫自有驯象所,专管象奴及象隻,特命锦衣指挥一员提督之。”
官名。
明 时有提督京营戎政诸职,多以勋戚大臣及太监充任。 清 时于重要省份设提督,职掌军政,统辖诸镇,为地方武职最高长官。亦用于武职以外官员。如 明 有提督会同馆主事、提督四夷馆少卿, 清 有提督学政、提督四夷馆等职。其专用提督二字为官名者,则限于武职。参阅《明史·职官志五》、《清通典·职官十六》、《历代职官表·礼部会同四译馆·提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提督-中華語文大辭典提督ㄊ丨ˊ ㄉㄨtídū1.職官名。明代設置,當時多由勛戚大臣及太監擔任。清代沿用,掌管軍政,統轄諸鎮,為各道、省最高級的武官。2.〈書〉掌管;督察。[例]湯隆打起鉤鐮槍的樣子,教山寨裡打軍器的照著樣子打造,自有雷橫~(《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提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提督ㄊㄧˊ ㄉㄨtí dū①指揮監督。《水滸傳.第五八回》:「便叫湯隆做鐵匠總管,提督打造諸般軍器,并鐵葉連環等甲。」②職官名。明代設置,以勛戚大臣或太監充任。清代沿用,掌各省軍政、統轄諸鎮,為各道、省最高級的武官。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tí dū
1、全名是‘应天兵马提督府’取的是上京‘应天承运’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