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事
拼音
tuī s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uī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tu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清代末年、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级法院中审理案件的官吏。有首席推事、陪席推事。详细解释
推尊侍奉。
《宋书·南平王铄传》:“ 鑠 素不推事 世祖 ,又为 元凶 所任,上乃以药内食中毒杀之。”《南史·范云传》:“ 梁武 与兄 懿 卜居东郊之外, 云 亦筑室相依……因是尽心推事。”
推荐职务。
《南齐书·张岱传》:“若以家贫赐禄,此所不论;语功推事,臣门之耻。”
勘断案件。亦为官名。
宋 代称大理寺推丞、评事。后亦以泛称法官、审判员。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敕令能推事人勘当取实。”《宋史·职官志五》:“左右推事有飜异者互送,再有异者朝廷委官审问,或送御史臺治之。” 郭沫若 《初出夔门》二:“京官是同县的举人,也是在 日本 留过几个月学的,在做着高等审判厅的推事。” 马南邨 《燕山夜话·“推事”种种》:“古今审判案件的官员叫做‘推事’,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法院的审判员。”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推事-中華語文大辭典推事ㄊㄨㄟ ㄕˋtuīshì1.遇事推諉。[例]要勇於負責,不可~。2.▲專職審判訟案的官員。
推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推事ㄊㄨㄟ ㄕˋtuī shì①職官名。隸屬大理寺。宋代推丞、評事的省稱,掌審判案件,詳慎用刑等事。職位分左右,左管斷刑,右管治獄。②舊稱專職審理訟案的司法官,各級法院均設之。現已更名為「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