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骊得珠
拼音
tàn lí dé zh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àn的字 拼音为lí的字 拼音为dé的字 拼音为zhū的字 拼音为tan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de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详细解释
- 【解释】: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 【出自】:《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做文章能扣紧主题
按字解释
探:把手伸进去拿。
骊:骊龙,古代传说中颔下有千金之珠的黑龙。
得:得到。
珠:比喻华美的文词。
词典解释
探骊得珠-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探驪得珠
探骊得珠-辞源3同:探驪得珠
出处
《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引证
现当代-徐兴业--《金瓯缺》:宣赞此番北行,探骊得珠,大功告成,可谓不虚此行。
宋-王庭珪--《和周通判永丰破贼》: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清-陈其元-卷五-《庸闲斋笔记》: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明-汪砢玉--《珊瑚网·颜鲁公真书朱巨川告身真迹》:右为鲁公真迹,余始见摹本,颇怪其神采未遒,及是与仲醇同观,如探骊得珠,为之一快。
故事
现当代-徐兴业--《金瓯缺》:宣赞此番北行,探骊得珠,大功告成,可谓不虚此行。
宋-王庭珪--《和周通判永丰破贼》: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清-陈其元-卷五-《庸闲斋笔记》: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明-汪砢玉--《珊瑚网·颜鲁公真书朱巨川告身真迹》:右为鲁公真迹,余始见摹本,颇怪其神采未遒,及是与仲醇同观,如探骊得珠,为之一快。
造句
tàn lí dé zhū
1、对这一尖端课题,他花了三十年时间才终于探骊得珠,圆满地完成了。
接龙
珠襦玉匣 匣剑何时跃 跃跃纸上 上天入地 地无遗利 利缰名锁组词
近义词
tàn lí dé zhū
1、[探骊获珠]tàn lí huò zhū
典出《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反义词
tàn lí dé zhū
1、[文不对题]wén bù duì tí
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