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击
拼音
pǒu j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óu的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pou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抨击;打击。详细解释
打击;抨击。
《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於世俗者也。”《后汉书·百官志四》“都官从事” 刘昭 注引《博物记》:“中兴以来,都官从事多出之 河 内,掊击贵戚。”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 石林 既为《春秋》书,其别有四:其解释旨义曰‘传’,其订证事实曰‘考’,其掊击三传曰‘讞’,其编排凡例曰‘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庄周 《南华》……至掊击圣神,凌侮贤哲,亦生民以来未有之变也。”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制,否认偶像的道德。”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掊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掊擊
掊击-汉语大词典掊击打击;抨击。
●《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后汉书·百官志四》“都官从事”
刘昭注引《博物记》:“中兴以来,都官从事多出之河内,掊击贵戚。”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十:“石林既为《春秋》书,其别有四:其解释旨义曰‘传’,其订证事实曰‘考’,其掊击三传曰‘谳’,其编排凡例曰‘例’。”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庄周《南华》……至掊击圣神,凌侮贤哲,亦生民以来未有之变也。”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制,否认偶像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