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凌
拼音
lāo lí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āo的字 拼音为líng的字 拼音为lao的字 拼音为ling的字基础解释
见“捞菱”。详细解释
见“ 捞菱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捞凌-诗词曲语辞辞典捞凌谓冬日弄冰畏寒,双手颠来倒去,引申为无所措手之意。
▶《衣袄车》剧三,“眼张狂手似捞凌,行不动一丝无力。”
按 “捞凌”或作“捞铃”“捞菱”。
▶《元剧俗语方言例释》“捞铃”条以“菱”为正字,其说云:“因为菱上有棱.捞时剌手,引申为发抖、抖战的意思。”
▶《元曲释词》第二册“捞菱”条承此说。今谓上说未确,字当以“凌”字为正,“铃”与“菱”均借字。“凌”即冬凌、冻凌。
▶《酷寒亭》剧四:“冻的他两手似冬凌块。”
▶《太平乐府》六朱庭玉《夜行船》套《悔悟》:“千金废,火上弄冻凌。”俱指冰块。今山西稷山话尚称冰块为冬凌.称冰雹为凌子。(见陈庆延《山西稷山话所见元明白话词汇选释》,《语言学论丛》第七辑)捞凌者,谓冬日弄冰畏寒.双手颠来倒去,引申为无所措手之意,不一定是战抖。且菱为南方水生植物,北方少见,杂剧作者取以为譬的可能性较冰块为小。又“凌”当为去声字,《集韵》音里孕切,而南吕《梁州第七》之十二句、《牧羊关》之第三句、商调《集贤宾》之第五句均要求平声韵,故在此位置上的“凌”字,曲作中多以“铃”“菱”为代。
捞凌见“捞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