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须
拼音
wǎn x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ǎn的字 拼音为xū的字 拼音为wan的字 拼音为xu的字基础解释
1.见“挽鬚”。 2.亦作“挽须”。捋胡须。详细解释
见“ 挽鬚 ”。
亦作“ 挽须 ”。捋胡须。
唐 杜甫 《北征》诗:“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鬚,谁能即嗔喝?” 清 黄遵宪 《小女》诗:“小女挽鬚争问事,阿娘不语又牵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挽须-汉语大词典挽须(无)挽须(2)捋胡须。
●唐杜甫《北征》诗:“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清黄遵宪《小女》诗:“小女挽须争问事,阿娘不语又牵衣。”
挽须(3)(无)
挽须
【出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三○《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
【释义】 苏轼赠王庆源诗,有“时有野人来挽须”的句子,称赞王庆源不摆做官的威仪,与村民关系随和亲切。
【例句】 酒罢且勿起,重挽史君须。(辛弃疾《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1890)这里由姓氏相同,暗以王庆源比王秉,赞颂他对待郡民的亲切态度,引出“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