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使
拼音
zhǐ sh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ǐ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这件事幕后有人~。有人~他这样做的。详细解释
差遣;使唤。
《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郑玄 注:“指事使人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代公》:“能相救免,毕身为扫除之妇,以奉指使。”《水浒传》第七四回:“头领到此,必有指使。”《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一个丫头指使到二十六岁,你待指使他到老么?”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这部分人为啥甘愿听旁人指使?那部分人为啥理直气壮地指使旁人。”
谓幕后出谋唆使。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马给事 一个门生,又参了 王振 一本, 王振 疑心座主指使而然。”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在散地而攻小人,则以为授意指使也。” 巴金 《家》三十:“因为 高 家已经有人传言 觉民 的行为是受了姑母的指使。说姑母之所以指使他反对这件亲事,就是想把 琴 嫁给他。”
宋 代将领或州县官属下供差遣的低级军官。
宋 司马光 《乞罢保甲札子》:“事干保甲,州县皆不得关预,管内百姓不得处治,其巡检、指使、保正、保长,竞为侵扰,蚕食无厌。”《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一日, 广州 守将差指使 贺承信 捧了公牒,到 封州 将领司投递。”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指使-中華語文大辭典指使指使ㄓˇ ㄕˇzhǐshǐ指揮;使喚。[例]受人~│暗中~。
指使-汉语同近反辨[近义] 唆使
-[指使] 指派别人按自己意图办事。例:蒋介石经常~其手下捣乱、骚扰民主党派的会场。
-[唆使] 挑动、怂恿并指派别人。例:~村民哄抢山中的林木是犯罪行为。
[说明] “指使”和“唆使”都指让人去做坏事。“指使”是直接派人去做;“唆使”除指派的意思外,还有用语言挑动,使被指派的人主动去做坏事的意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hǐ shǐ
1、我在广州,他在北京,怎么一口咬定是我指使他干的,真是白日见鬼了?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zhǐ shǐ
1、[指挥]zhǐ huī
1.发令调度:~员。工程~部。 2.指乐队或合唱队在排练时,指导和帮助表演者正确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并在演出时,用指挥棒或手势等动作来统领演奏演唱。也指担任这种工作的人。
2、[教唆]jiào suō
怂恿指使(别人做坏事):这伙人专门~青少年偷窃。
3、[指点]zhǐ diǎn
1.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他~给我看,哪是织女星,哪是牵牛星。大家都朝他~的方向看。老师~我怎样使用电脑。 2.在旁边挑剔毛病;在背后说人不是:自己不干,还在那里指指点点。
4、[指引]zhǐ yǐn
指点引导:~航向。猎人~他通过了林区。
5、[批示]pī shì
1.(上级对下级的公文)用书面表示意见:计划已经呈报上去,领导还没有~。 2.批示的文字:这个材料上有张局长的~。
6、[唆使]suō shǐ
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受人~。
7、[嗾使]sǒu shǐ
挑动指使(别人做坏事)。
8、[挑唆]tiǎo suō
tiǎo suō的又音。义同“挑唆tiǎo suō”。
9、[支使]zhī shi
命令人做事:~人。把他~走。
10、[指派]zhǐ pài
派遣(某人去做某项工作):受人~。~他担当这个任务。
11、[指示]zhǐ shì
1.指给人看:~剂。~代词。 2.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局长~我们必须按期完成任务。 3.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执行上级的~。
12、[指导]zhǐ dǎo
指示教导;指点引导:~员。教师正在~学生做实验。
反义词
zhǐ shǐ
1、[劝阻]quàn zǔ
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好言~。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