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牾
拼音
dǐ w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ǐ的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di的字 拼音为wu的字基础解释
矛盾:两部书中的记载,每每~。详细解释
亦作“ 抵啎 ”。抵触;矛盾。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二説辨证 李白 《蜀道难》非谓 严武 作,明白如此,则《新唐史》抵牾无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义下》:“一出名公手,一或抵啎,必他有証佐。”
牴牾:亦作“ 牴啎 ”。
1.抵触,矛盾。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况左右配属, 班 荀 之与 郑 戴 ,又名牴牾。”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一》:“混淆差互,一至於此。盖不惟牴牾於经,而自相矛盾亦甚矣。”《明史·罗通传》:“ 通 本 谦 所举,而每事牴牾,人由是不直 通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牴牾,势难贴服。” 章炳麟 《秦献记》:“僕射 周青臣 用面諛显, 淳于越 相与牴啎,衅成而 秦 燔书。”啎,一本作“ 梧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隋志》有《列异传》三卷……两《唐志》皆云 张华 撰,亦别无佐证,殆后有悟其牴牾者,因改易之。”
引申谓用言语顶撞、冒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翁姑薄让之,女牴牾不可言状。翁姑忿怒,逼令大归。”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戴监生》:“老人遂发怒声曰:‘稚子何敢牴牾先辈!’”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抵牾-中華語文大辭典抵牾抵牾ㄉ丨ˇ ㄨˇdǐwǔ相互衝突;矛盾。也作「牴牾」(★今不用)。[例]文章觀點前後~。
抵牾-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抵忤
乖忤
矛盾
抵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ǐ wǔ
1、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充满了抵牾。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ǐ wǔ
1、[抵触]dǐ chù
跟另一方有矛盾:~情绪。相互~。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的时候,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反义词
dǐ wǔ
1、[融洽]róng qià
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关系~。~无间。
2、[和谐]hé xié
配合得适当:音调~。这张画的颜色很~。~的气氛。
3、[统一]tǒng yī
1.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体。~祖国。大家的意见逐渐~了。 2.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的意见。~调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