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关击柝
拼音
bào guān jī tuò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guān的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tuò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tuo的字基础解释
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详细解释
- 【解释】: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 【出自】:《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 【示例】: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者可也。
◎唐·韩愈《争臣论》 -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指打更的人
按字解释
抱关:守关。
击柝:打更巡夜。
词典解释
抱关击柝-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抱關擊柝
抱关击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抱關擊柝
出处
《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引证
元-王恽--《赠田生监河之召》:古人有志患不立,抱关击柝非所羞。
唐-韩愈--《争臣论》: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
明-天然痴叟-卷六-《石点头》:公佐谈吐渊博,应答如流,司空浩不觉惊异起敬,说道:“足下本是我辈中人,如何失身此寺执役?”公佐笑道:“抱关击柝,赁舂灌园,古人之常,何足为怪。”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抱关击柝,皆有常秩。
宋-邵伯温-卷一二-《邵氏闻见录》:即主人罢府,当求抱关击柝之仕以为贫藏身,避当涂之怒。
战国-荀子--《荀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晋-顾夷--《义记》:国无道而尸大位,可耻也;国有道而有抱关击柝,亦耻也。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天下之吏,既为无赖子所据,而佐贰又为吏之出身,士人目为异途,羞与为伍……非如孔孟之时,委吏乘田,抱关击柝之皆士人也。
故事
元-王恽--《赠田生监河之召》:古人有志患不立,抱关击柝非所羞。
唐-韩愈--《争臣论》: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
明-天然痴叟-卷六-《石点头》:公佐谈吐渊博,应答如流,司空浩不觉惊异起敬,说道:“足下本是我辈中人,如何失身此寺执役?”公佐笑道:“抱关击柝,赁舂灌园,古人之常,何足为怪。”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抱关击柝,皆有常秩。
宋-邵伯温-卷一二-《邵氏闻见录》:即主人罢府,当求抱关击柝之仕以为贫藏身,避当涂之怒。
战国-荀子--《荀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晋-顾夷--《义记》:国无道而尸大位,可耻也;国有道而有抱关击柝,亦耻也。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天下之吏,既为无赖子所据,而佐贰又为吏之出身,士人目为异途,羞与为伍……非如孔孟之时,委吏乘田,抱关击柝之皆士人也。
造句
bào guān jī tuò
1、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 ◎唐·韩愈《争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