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
拼音
pī fà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ī的字 拼音为fà的字 拼音为pi的字 拼音为fa的字基础解释
1.头发披散。 2.散开的头发。详细解释
披散头发。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道中相逢多至数千人,或披髮徒跣,斩斫门关,逾墙入屋,或乘骑奔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之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姬韜容披髮,徒步相从。”
见“ 披髮左袵 ”。
谓出家为僧而未剃度。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和尚者,君少时尝披髮 广州 慧龙寺 ,故朋儕以此呼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披发-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披髮
披发-汉语大词典披发1.披散头发。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道中相逢多至数千人,或披发徒跣,斩斫门关,逾墙入屋,或乘骑奔驰。”
●明夏完淳《大哀赋》:“见伊川之披发,鸣天山而挂弓。”
●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姬韬容披发,徒步相从。”
2.见“披发左衽”。
3.谓出家为僧而未剃度。
●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和尚者,君少时尝披发广州慧龙寺,故朋侪以此呼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pī fà
1、在世界上少数未开发地区,仍有刀耕火种、披发文身的习俗存在。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pī fà
1、[散发]sàn fà
1、[散发]sàn fā
〈动〉披散着头发。
1.发出。2.分发
2、[长发]cháng fà
1.久已显现。《诗·商颂·长发》:“濬哲维 商,长发其祥。”郑玄 笺:“深知乎维 商 之德也,久发见其禎祥矣。” 2.《诗·商颂》篇名。诗中歌颂 商 汤 的祖先和建立 商 朝的 成汤,谓自 契 以来已有受命的祯祥。后用作歌颂帝王祖先有明德、享国长久的典故。宋 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教坊致语》:“属诞弥之令旦,履长发之嘉祥。” 3.清 统治阶级对太平军的称呼。清 史致谔《同治元年禀曾国藩等》:“斩关而入,生擒长髮八十三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事情是好多年了,只怕还是初平长髮军时的事呢。”参见“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