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
拼音
kàng y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àng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kang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提出~。举行~示威。详细解释
谓持论正直,对错误意见表示反对。
《后汉书·卢植传》:“﹝ 董卓 ﹞大会百官於朝堂,议欲废立,羣僚无敢言, 植 独抗议不同。”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鑊而不迴,至诛夷而无悔。”《旧唐书·陈子昂传》作“抗义”。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諫垣抗议,气震回遹。鼓行无前,跋疐非恤。”
今用以指对他方的言论或行动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这个拱手把 东北 让给帝国主义的卖国计划,更加激怒了全国人民,于是,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并且纷纷跑向 南京 去提出抗议。”
进言;献议。
《旧唐书·裴耀卿传》:“ 李怀光 以 河中 叛,朝廷欲以含垢为意, 佶 抗议请讨。上深器之,前席慰勉。” 清 钱谦益 《董应举》:“属当烽火震惊之时,遂能奋身而抗议。” 康有为 《感事》诗:“上帝清明閶闔开,纷紜抗议上云台。”
犹高论。见解高远的议论。
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自序》:“名之曰‘抗议’,即位卑言高之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抗议-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抗議
抗议-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反抗
对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kàng yì
1、成千上万的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暴行。
2、把小青蛙放进竹篓里,小青蛙在竹篓里蹦蹦跳跳仿佛在抗议,小青蛙还呱呱呱的叫。
3、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对某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表示强烈抗议。
4、我们抗议美国侵犯别国人民的人权。
5、抗议比赛不公的观眾,在赛场外闹得天翻地覆。
6、由于动物亚洲基金会的抗议,这些触目惊心的碾压视频已经从猫扑和com网站上删除。
7、恼羞成怒的贸易联盟放地封锁了和平的纳布星球以示抗议。
8、他决定诉诸法律来抗议这种无的放矢的指责。
9、那次印度已表现了令人钦佩的忍耐力,双方一直抗议,但并没有剑拔弩张。
10、本周希腊的抗议活动继续进行这,欧盟区领导们不断的抛出政治上的花言巧语。
11、由于持续7周的抗议和政府愈发变本加厉的镇压活动,使得这次动乱出现了两种新的特征。
12、抗议现场扼有一触即发,酿成流血事件的可能。
13、这支抗议队伍是临时凑成的乌合之众,一听到警察来了,就吓得四处逃窜。
14、敌人早已下了格杀勿论的命令,但学生们还是要上街游行示威,抗议反动派的血腥镇压。
15、看不惯政府官员舞文弄法,积弊丛生,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
16、对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我们已经严正抗议过几次了。
17、面对妈妈的决定,妹妹撅着嘴表示抗议。
18、市民们怒气冲天,拥上街头向日本人抗议。
19、反动警察审讯她时,她针锋相对地对诬告提出强烈抗议。
20、他的做法已经使大家忍无可忍,难怪抗议之声此起彼落。
21、但是他不理会我的抗议。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kàng yì
1、[阻挠]zǔ náo
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从中~。~双方和谈 。
2、[否决]fǒu jué
否定(议案):提案被~了。
3、[抗命]kàng mìng
拒绝接受命令。
4、[阻扰]zǔ rǎo
干扰(如加以防碍或使改变方针或使停止)
5、[反对]fǎn duì
不赞成;不同意:~侵略。~平均主义。有~的意见没有?
6、[破坏]pò huài
1.使建筑物等损坏:~桥梁。~文物。 2.使事物受到损害:~生产。~名誉。 3.变革(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 4.违反(规章、条约等):~协定。~规矩。 5.(物体的组织或结构)损坏:维生素C因受热而~。
反义词
kàng yì
1、[遵命]zūn mìng
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办事):~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