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
拼音
chéng pí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píng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 拼音为ping的字基础解释
指社会秩序安定平稳。详细解释
治平相承;太平。
《汉书·食货志上》:“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鉅万,而贫弱俞困。” 唐 鲍防 《杂感》诗:“ 汉 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明 王琼 《双溪笔记》:“畿内、 山东 地方,因承平日久,物产繁盛。”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三:“只可惜在承平时候, 成都 地方不比 梁山泊 ,所以没有出头做一番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承平-辞源3【承平】㊀太平,治平相承。漢書 食貨志上:“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數鉅萬,而貧弱俞困。”㊁年號。1. 南北朝時 北涼 沮渠無諱。公元443—444年。又 沮渠安周於 承平二年六月卽位沿用,公元444—460年。2. 北魏 拓跋余(南安王)。公元452年。3. 南北朝時 高昌 麴嘉,公元502—510年。
承平-中国历史辞典年号:(1)北凉沮渠无讳年号(公元443 年),沮渠安周沿用不改(444—460)。(2)北魏南安王拓跋余年号(公元452 年)。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chéng píng
1、除了承平洋西北部,我想不出自己还能住在哪儿。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chéng píng
1、[升平]shēng píng
太平:歌舞~。
2、[太平]tài píng
指社会平安;安宁:天下~。~景象。太太平平地过日子。
3、[泰平]tài píng
1.太平。时世安宁和平。《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汉 扬雄《法言·五百》:“继 周 者未欲泰平也,如欲泰平也,捨之而用佗道,亦无由至矣。”唐 韩愈《醉赠张秘书》诗:“方今向泰平,元凯承 华勛。”鲁迅《彷徨·长明灯》:“未到黄昏时分,天下已经泰平。” 2.连续三年农业有成谓之“泰平”。《汉书·食货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颜师古 注引 郑 氏曰:“进上百工之业也。或曰进上农工诸事业,名曰登。”
4、[安宁]ān níng
1.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地方~。边境~。 2.(心情)安定;宁静:嘈杂的声音,使人不得~。
反义词
chéng píng
1、[纷乱]fēn luàn
杂乱;混乱:思绪~。~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