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杀此獠
拼音
pū shā cǐ liá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ū的字 拼音为shā的字 拼音为cǐ的字 拼音为lǎo的字 拼音为pu的字 拼音为sha的字 拼音为ci的字 拼音为lao的字基础解释
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详细解释
- 【解释】: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 【出自】:《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按字解释
扑杀:打死。
獠:古时骂人的话。
词典解释
扑杀此獠-中华成语大词典扑杀此獠
【拼音】:pū shā cǐ lǎo
解释
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出处
《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示例
为此号召同侪,决意~。 ★清·许叔平《里乘·老圃某翁》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憎恨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唐高宗想废掉皇后立昭仪武氏为后。大臣褚遂良据理力争,说武则天曾经侍奉过唐太宗,如果立她为后将如何面对天下百姓。说完就请求告老还乡。高宗大怒,叫人把褚遂良拉出去听命。武则天则从幕后走出要求杀掉褚遂良
扑杀此獠犹言打死这个家伙。
唐高宗欲废皇后而立昭仪武氏,褚遂良力争,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笫,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并还笏求归。帝大怒,命引出。
武氏从帷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见《新唐书·褚遂良传》。獠,古时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之称。
●褚遂良是南方人,故武氏以此詈之。
●易宗夔《新世说·尤悔》:“袁世凯潜谋帝制,蔡松坡时在京师,袁颇防闲之……蔡卒以计脱离虎口。袁闻蔡已至日本,乃拊膝而叹曰:‘悔不早扑杀此獠也。’”
出处
《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引证
当代-易宗夔--《新世说·尤悔》:袁世凯潜谋帝制,蔡松坡时在京师,袁颇防闲之……蔡卒以计脱离虎口。袁闻蔡已至日本,乃拊膝而叹曰:‘悔不早扑杀此獠也。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一.大梁吊信陵君》:晋鄙嚄唶未张口,扑杀此獠如屠狗。壁上高悬救赵旗,精兵八万邯郸走。
清-许叔平--《里乘·六·老圃某翁》:为此号召同侪,决意扑杀此獠,庶可消宿怨而杜后患。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褚遂良传》:唐高宗欲废皇后而立昭仪武氏,褚遂良力争,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笫,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并还笏求归。帝大怒,命引出。武氏从帷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故事
当代-易宗夔--《新世说·尤悔》:袁世凯潜谋帝制,蔡松坡时在京师,袁颇防闲之……蔡卒以计脱离虎口。袁闻蔡已至日本,乃拊膝而叹曰:‘悔不早扑杀此獠也。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一.大梁吊信陵君》:晋鄙嚄唶未张口,扑杀此獠如屠狗。壁上高悬救赵旗,精兵八万邯郸走。
清-许叔平--《里乘·六·老圃某翁》:为此号召同侪,决意扑杀此獠,庶可消宿怨而杜后患。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褚遂良传》:唐高宗欲废皇后而立昭仪武氏,褚遂良力争,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笫,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并还笏求归。帝大怒,命引出。武氏从帷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