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拼音
zhàn guó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àn的字 拼音为guó的字 拼音为zhan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基础解释
(前475—前221)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因当时几个大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故名。详细解释
时代名。自 周 威烈王 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韩 、 魏 、 赵 三家分 晋 列为诸侯起,至 秦始皇 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止。现在多以 周元王 元年(前475年)至 秦始皇 二十六年(前221年)为 战国 时代。因当时诸侯大国连年战争,故称。
汉 刘向 《<战国策>书录》:“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 战国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
谓统治一方、互相交战的国家。
《管子·霸言》:“战国众,后与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北史·崔鸿传》:“自 晋 永寧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宋 苏轼 《石鼻城》诗:“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战国-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戰國
战国-中国历史辞典时代名。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被称为“战国”。西汉末刘向编《战国策》始作为时代名称。战国开始的年代说法不一:《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 年);司马光《资治通鉴》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年)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吕祖谦《大事记》起于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 年),以上接《春秋》;林春溥《战国编年》和黄式三《周季编略》都起于周贞定王元年(前468 年)。现在一般以周元王元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统一中国为止,称为战国时代。参见“战国七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hàn guó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十分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