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张
拼音
huāng zhā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uāng的字 拼音为zhāng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基础解释
huāng zhāng的又音。义同“慌张huāng zhāng”。详细解释
恐惧紧张。心里不沉着,动作忙乱。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他每都急急言情状,语句意慌张。”《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王定 见老鴇留茶,心下慌张,説:‘三叔可回去罢!’”《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你快将葫芦酒拿到菴里去,脸上万不可做出慌张之像。” 柳青 《铜墙铁壁》第四章:“我们时刻不要把事情估量得太简单,碰见大的困难才不会慌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慌张-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慌張
慌张-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慌张huānɡ•zhānɡ
形心里不沉着,动作忙乱:神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huāng zhāng
1、她神色慌张,好像遇到了什么事。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huāng zhāng
1、[惊惶]jīng huáng
惊慌:~不安。
2、[着急]zháo jí
急躁不安:别~,有问题商量着解决。时间还早,着什么急?
3、[惶恐]huáng kǒng
惊慌害怕:万分~。~不安。
4、[惊愕]jīng è
吃惊而发愣。
5、[惊慌]jīng huāng
害怕慌张:~失措。神色~。
6、[张皇]zhāng huáng
惊慌;慌张:神色~。~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所措)。
7、[慌忙]huāng máng
急忙;不从容:~之中,把衣服都穿反了。
8、[心焦]xīn jiāo
由于希望的事情迟迟不实现而着急烦躁:孩子这么晚了还没回家,做父母的能不~?
9、[焦急]jiāo jí
着急:~万分。心里~。
10、[张惶]zhāng huáng
同“张皇”。清 李渔《风筝误·逼婚》:“贤侄,你为何这等张惶?这头亲事,也聘得不差。”《西湖佳话·葛岭仙迹》:“钱塘 大旱,万姓张惶。”鲁迅《呐喊·白光》:“他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张惶的点了灯,看锄头无非倚着。”巴金《家》二十:“虽然这三个女人的脸上有着不同的表情,但是她们都带了一点张惶的样子,好像遭遇了非常的变故一样。”
11、[落荒]luò huāng
离开大路,向荒野逃去(多见于早期白话):~而逃。
12、[发慌]fā huāng
因害怕、着急或虚弱而心神不定:沉住气,别~。
13、[荒乱]huāng luàn
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年月,民不安生。
14、[焦灼]jiāo zhuó
非常着急:~不安。
15、[惊悸]jīng jì
因惊慌而心跳得厉害。
16、[交集]jiāo jí
(不同的感情、事物等)同时出现:百感~。惊喜~。雷雨~。
17、[发急]fā jí
着急:大家等得~。
18、[慌乱]huāng luàn
慌张而混乱:脚步~。心中一点儿也不~。
19、[惊恐]jīng kǒng
惊慌恐惧:~失色。~万状。
20、[焦虑]jiāo lǜ
1.焦急忧虑。 2.身心病的一种表现。在困惑和不安时神情烦躁,言行激动。与“抑郁”相对。
21、[张黄]zhāng huáng
张贴帝王颁发的命令。黄,黄榜,帝王的文告。
22、[恐慌]kǒng huāng
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万状。洪水要来的消息使人们十分~。
23、[紧张]jǐn zhāng
1.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第一次登台,免不了有些~。 2.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的劳动。~动人的情节。球赛已经进入~阶段。工作~。局势~。 3.供应不足,难于应付:粮食~。电力~。
24、[心慌]xīn huāng
1.内心发慌。 2.〈方〉心悸。
反义词
huāng zhāng
1、[安详]ān xiáng
从容不迫;稳重:面容~。举止~。老人~地坐在靠椅里。
2、[镇定]zhèn dìng
1.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神色~。 2.使镇定:竭力~自己。
3、[镇静]zhèn jìng
1.情绪稳定或平静:故作~。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 2.使镇静:~剂。尽力~自己。
4、[沉着]chén zhuó
1.镇静;不慌不忙:~应战。勇敢~。 2.非细胞性的物质(色素、钙质等)沉积在机体的组织中。
5、[从容]cóng róng
1.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举止~。~不迫。~就义(毫不畏缩地为正义而牺牲)。 2.(时间或经济)宽裕:时间很~,可以仔仔细细地做。手头~。
6、[冷静]lěng jìng
1.人少而寂静:夜深了,街上很~。 2.沉着,不感情用事:在危急的情况下要保持~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