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者上钩
拼音
yuàn zhě shàng gō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uàn的字 拼音为zhě的字 拼音为shàng的字 拼音为gōu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 拼音为zhe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gou的字基础解释
暂未释义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愿:乐意,因符合自己的心愿而同意。
者: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上钩:比喻人被引诱上当。
词典解释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中华成语大词典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拼音】: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解释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示例
这有何妨,~。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近义词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姜子牙隐居在渭水边,他在渭水边用笔直的鱼钩,不挂鱼饵,鱼钩离水面还有三尺高开始钓鱼。有人笑他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他则念念有词地说:“不想活的鱼儿自己上钩吧。”结果周文王听说后亲自请他辅助朝政,消灭商朝
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出处
引证
当代-韩焕忠--《佛教四书学》:钓为愿者上钩,弋为有发必中。
当代-佚名-1964.01-《人民日报》:但愿者上钩,而要向巴拿马人民兜售,却是找错了对象!
故事
当代-韩焕忠--《佛教四书学》:钓为愿者上钩,弋为有发必中。
当代-佚名-1964.01-《人民日报》:但愿者上钩,而要向巴拿马人民兜售,却是找错了对象!
造句
yuàn zhě shàng gōu
1、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如果你不愿意,就不要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