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泽
拼音
ēn z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ēn的字 拼音为zé的字 拼音为en的字 拼音为ze的字基础解释
称帝王或朝廷给予 臣民的恩惠(如同滋润草木的雨露)。详细解释
帝王或朝廷给予臣民的恩惠。言其如雨露之泽及万物,故云。
《逸周书·时训》:“大雨不行时,国无恩泽。”《史记·律书》:“今陛下仁惠抚百姓,恩泽加海内。”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张镒》:“因奏事称旨, 代宗 面许宰相,恩泽独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绿营定世爵》:“故人皆感激用命……盖上之恩泽沦浹之深也。”
特指恩荫。
《宋史·选举志五》:“﹝ 大中祥符 ﹞七年,帝幸 南京 ,詔臣僚逮事 太祖 者,赐一子恩泽。”参见“ 恩廕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恩泽-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恩澤
恩泽-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恩澤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ēn zé
1、古代人民希望能多接受皇帝的恩泽。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ēn zé
1、[恩惠]ēn huì
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2、[膏泽]gāo zé
1.滋润作物的及时雨。 2.比喻给予恩惠:~后人。
3、[恩典]ēn diǎn
旧指帝王按定制给 臣子的恩赐和礼遇。也泛指恩惠。
4、[恩情]ēn qíng
深厚的情义;恩惠:报答~。~似海深。
5、[恩施]ēn shī
1.施恩,恩赐。《史记·儒林列传》:“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桓帝纪》:“州郡检查,务崇恩施,以康我民。”唐 薛用弱《集异记·丁岩》:“虎於陷中,踊跃盘旋,如荷恩施。”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词:“革命百年成与败,自由岂是恩施得?” 2.指恩惠。《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但行刻薄人皆怨,能布恩施虎亦亲。”
反义词
ēn zé
1、[仇恨]chóu hèn
1.因利害冲突而强烈地憎恨:热爱人民,~敌人。 2.因利害冲突而产生的强烈憎恨: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