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
拼音
wēi mi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ēi的字 拼音为miào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 拼音为miao的字基础解释
深奥玄妙,难以捉摸:~的关系。这个问题很~。详细解释
精微深奥。
《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汉 赵岐 《<孟子>题辞》:“儒家惟有《孟子》閎远微妙,緼奥难见。”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况闻此经甚微妙,百千诸佛真祕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与之言,微妙玄远,多出意表。”
指精微深奥的道理。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 孟宗献 ﹞坐卧讽咏深思,已而尽得其法,下笔造微妙,再试,魁於乡、於府、於省、於御前,天下号 孟四元 。” 阿英 《盐乡杂信四》:“不知我佛如来,跑到森林中四十九日悟道时,亦曾参透此中微妙否?”
谓精深复杂,难以捉摸。
茅盾 《清明前后》第四幕:“多一个人,我就不至于孤掌难鸣,而且,在微妙的关头,您又懂得怎样转换空气,把事情缓和下去。” 张洁 《沉重的翅膀》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时相当微妙。得失全在反掌之间。”
精细巧妙。
《孙子·用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荀子·议兵》:“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 杨倞 注:“微妙,精尽也……诸侯有能精尽仁义,则能起而兼危此数国。”
犹细小。
《淮南子·俶真训》:“夫挟依於跂跃之术,提挈人閒之际,撢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 高诱 注:“微妙,犹细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微妙-中華語文大辭典微妙微妙ㄨㄟˊ ㄇ丨ㄠˋwéimiàoㄨㄟ ㄇ丨ㄠˋwēimiào深奧而玄妙;很難捉摸。[例]玄機~,難以參透|關係~。
微妙-辞源3【微妙】精微奧妙。老子:“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漢 王逸 楚辭章句 離騷 敘:“雖未能究其微妙,然大指之趣,略可見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wēi miào
1、经过这些事后,我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2、我要的是那份天然的和谐心灵触碰产生的那种微妙的欣喜。
3、误会割断了默契的脉搏,使人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不再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4、充分了解人情的微妙而善加利用,即使是“坏消息”,也可使人觉得合情合理。
5、脑海里这几种微妙的微笑,好似游丝一般,飘漾漾地合拢来,聚在我的心底。
6、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
7、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不可或。
8、难以捉摸、微妙难测和不肯定性,这便是黑夜。
9、自我热爱是一种最微妙的感情,比世界上最敏感的人还要敏感。
10、从守势战转入攻势战,是一种最微妙的作战动作。
11、中国的语言很微妙,稍不注意,就会词不达意。
12、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使臧否人物也同样出现了秉的局面。
13、通过整合和微妙的复古氛围,他补充说,完美的画龙点睛。
14、教师的影响是微妙的,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15、但是这些争论都忽略了中国传媒业的些许微妙之处。
16、微妙的渐变色以及水洗效果被保留下来,不过,蓝色变得更广更深。
17、拉丝质感的铝质重音,这是微妙的细节外门上的重复处理。
18、地下排水口,到处处玉米秸秆和杂草,是非常微妙。
19、第四步非常微妙但是很重要。
20、但是这种谦虚有礼源于某种更加微妙的东西,不仅仅是礼貌行为。
21、由上可清晰看出典型环境对典型性格的微妙影响。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wēi miào
1、[奥秘]ào mì
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探索宇宙的~。
2、[奥妙]ào miào
(道理、内容)深奥微妙:~无穷。其中的道理非常~。
3、[玄妙]xuán miào
复杂而深奥,难以捉摸。
4、[奥密]ào mì
见“奥祕”。
5、[奇妙]qí miào
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构思~。~世界。
6、[奇奥]qí ào
奇特奥妙。
反义词
wēi miào
1、[豁达]huò dá
性格开朗;气量大:胸襟~。~大度。
2、[突出]tū chū
1.冲出:~重围。 2.鼓出来:悬崖~。~的颧骨。 3.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成绩~。 4.使超过一般:~重点。~个人。
3、[显著]xiǎn zhù
非常明显:效益~。取得~成就。发生~变化。
4、[明显]míng xiǎn
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字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