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复失
拼音
dé ér fù sh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é的字 拼音为ér的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shī的字 拼音为de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详细解释
- 【解释】: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按字解释
得:得到。
而: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复:又,再。
失:失掉;丢掉。
词典解释
得而复失-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得而復失
得而复失-中华成语大词典得而复失
【拼音】:dé ér fù shī
解释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失而复得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引证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自古骄满奢逸、得而复失、成而复败多矣,况未得未成而为之者乎!
元末明初-罗贯中-九六回-《三国演义》: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清-黄世仲-二四回-《洪秀全演义》:若安庆得而复失,则吾军消息隔绝,不特金陵一路不能成功,恐武昌之危更急矣。
故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自古骄满奢逸、得而复失、成而复败多矣,况未得未成而为之者乎!
元末明初-罗贯中-九六回-《三国演义》: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清-黄世仲-二四回-《洪秀全演义》:若安庆得而复失,则吾军消息隔绝,不特金陵一路不能成功,恐武昌之危更急矣。
造句
dé ér fù shī
1、在战场上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是经常的事。
2、世上最搓揉人心,令人痛苦的,不是失去。而是得而复失
3、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才能完成一个圆满的轮回
4、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
5、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树大招风,焉得清净
6、、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很多事情都不能完美,只有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叶晨显然已经体会到了这一种心情。
7、、失而复得是幸运,得而复失是毁灭。
8、尤佳告诉自己要振作起来,但一面仍然忍不住有种得而复失的失落感。
9、铁远山一招不慎,信函得而复失,恼怒之下一声闷吼,巨手探出,猛地向着黑衣人抓去。
10、、随着日军战役预备队的加入,日军攻势日趋猛烈,龙陵外围许多阵地反复拉锯之后得而复失
接龙
失败是成功之母 母以子贵 贵贱无常 常备不懈组词
近义词
dé ér fù shī
1、[完璧归赵]wán bì guī zhào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珠还合浦]zhū huán hé pǔ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反义词
dé ér fù shī
1、[转危为安]zhuǎn wēi wéi ān
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
2、[合浦还珠]hé pǔ huán zhū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同“合浦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