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山
拼音
cǎi sh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ǎi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cai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彩山-汉语大词典彩山宋代元宵节放花灯,宫内灯彩堆叠成山形,称为彩山。
●《宣和遗事》前集:“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一十六丈,阔三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长二十四丈,两下用金龙缠柱。每一个龙口里点一盏灯,谓之‘双龙衔照’。中间有一个牌,长三丈六尺,阔二丈四尺,金书八个大字,写道:‘宣和彩山,与民同乐。’”
●宋曾觌《南柯子·元夜书事》词:“璧月窥红粉,金莲映彩山。”
疊彩山叠彩山ㄉ丨ㄝˊ ㄘㄞˇ ㄕㄢdiécǎishān山名。位於廣西桂林城區偏北部,緊傍漓江西岸。因其山石層層橫斷,如彩綢錦緞相疊而得名。由于越山、四望山、明月峰與仙鶴峰4峰組成,最高的仙鶴峰海拔253.6公尺。山貌奇特,翠覆重巒,是市區風景薈萃之地,有疊彩亭、于越閣、木龍閣、碧霞洞、瞿張二公成仁碑、仰止堂、風洞、庭湖、疊彩樓、望江亭和拿雲亭等名勝,自古有「江山會景處」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