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
拼音
xíng xià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íng的字 拼音为xiàng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1.人的形状相貌;模样:脑海里浮现出他的~。 2.指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各样人物的心理。语言~、精练。 3.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有形或无形的图画。文艺作品中的形象,通常以人物形象为主。各类艺术由于所采用的塑造形象的材料和手段不同,所以有的形象具有直观性,如绘画、雕塑、戏剧等;有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如文学、音乐等。详细解释
亦作“ 形像 ”。指具体事物。
《吕氏春秋·顺说》:“善説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
指肖像。
《东观汉记·高彪传》:“画 彪 形象,以劝学者。” 宋 陆游 《驾礼部曾侍郎启》:“纪话言於竹帛,肖形像於丹青,垂之无穷。”
塑像,偶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繫刹柱,屏除形象,舖设牀坐,於堂上接宾。”
象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 汉 蔡茂 字 子礼 , 河内 怀 人也。初在 广汉 ,梦坐大殿,极上有禾三穗, 茂 取之,得其中穗,輒復失之。以问主簿 郭贺 , 贺 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
形状;样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帝君视之,怒曰:‘字讹误不成形象!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社!’”《红楼梦》第五三回:“这会子花得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
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咉现实的特殊方式。即作家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通常亦特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谓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
张贤亮 《灵与肉》三:“这些毫无文采的语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他工作的意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形象-中華語文大辭典形象形象ㄒ丨ㄥˊ ㄒ丨ㄤˋxínɡxiànɡ1.特色風格。[例]提升企業~|奧黛麗赫本高雅的~深植人心。2.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徵。[例]這部小說,人物~刻畫得很深刻。3.描摹得具體生動。[例]他將故事~化地描述出來。
形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形象xínɡxiànɡ
①名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图画教学是通过~来发展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
②名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逼真|英雄~。
③形指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语言精练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xíng xiàng
1、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老将军的形象。
2、正气是人的形象,骨气是人的脊梁,朝气是人的希望,勇气是人的力量。
3、太阳虽有黑点,却在奋力燃烧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4、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然和思维过程。
5、信誉实际上就是你办事儿的本钱,是你一种良好的处世形象。
6、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7、不让决策在我身上失误,不让百姓在我手下作难,不让党的形象在我身上受到损害。
8、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长霞精神耀神州,与时俱进诚信俱佳玉儒形象映中华。
9、时间像是一位奇妙的化妆师,自然而又公正地描绘着人们在不同时期的形象。
10、小说《林海雪原》塑造了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光辉形象。
11、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时时闪现在我们的心中。
12、电影《渡江侦察记》塑造了一个侦察英雄的形象。
13、这篇散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海涨潮时的情景。
14、这些石膏雕塑的形象十分逼真。
15、小说中的英雄形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16、这部小说刻画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17、鲁迅先生笔下阿匝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
18、大家都对这位想象中文坛泰斗的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19、暪电影《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这部作品从正面多层次地烘托了主人公的形象。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xíng xiàng
1、[景色]jǐng sè
景致:~迷人。日出的时候~特别美丽。
2、[生动]shēng dòng
有生气,有活力;能感动人:~活泼。讲得非常~。
3、[局面]jú miàn
1.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形势:打开~。政治~。 2.规模:这家铺子~虽不大,货色倒齐全。
4、[气象]qì xiàng
1.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2.气象学。 3.情景;情况:一片新~。 4.气派;气势:~宏伟。
5、[情景]qíng jǐng
(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比起广州来,北京的冬天另是一番~。
6、[形势]xíng shì
1.地势(多指从军事角度看):~险要。 2.事物发展的状况:国际~。客观~。~逼人。~好转。
7、[现象]xiàn xiàng
哲学范畴。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比较表面的、多变的方面。与“本质”相对。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8、[外貌]wài mào
人或物的表面形状:~清秀。这几年城市~变化较大。
反义词
xíng xiàng
1、[抽象]chōu xiàng
1.不具体,太笼统,细节不明确。 2.哲学范畴。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复杂的整体中抽取出来的过程和结果。与“具体”相对。 3.一种脱离实际地、孤立片面地观察问题的方法。 4.指撇开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把本质属性抽取出来的过程和方法。与“概括”相对。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