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剑
拼音
gōng ji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jiàn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基础解释
1.弓与剑。 2.指武艺或用武。 3.传说黄帝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黄帝葬桥山,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汉刘向《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详细解释
弓与剑。
《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
指武艺或用武。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 道安 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宋 叶适 《赠李秀才肖舒》诗:“寺传弓剑烟嵐外,门掩诗书浪泊间。” 明 陈子龙 《中都》诗:“ 涂山 弓剑地,千载颂苞桑。”
传说 黄帝 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 黄帝 葬 桥山 ,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 汉 刘向 《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
《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絶祀。” 隋 牛弘 《隋文帝颂》:“慕深考妣,哀缠弓剑。” 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诗:“先帝弓剑远,小臣餘此生。” 清 徐枋 《顾氏松风寝记》:“而事关故国,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弓剑-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弓剑
【出典】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篇》:“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昔二世赐蒙恬死于此,王莽更名上陵畴,山上有黄帝冢故也。帝崩,唯弓剑存焉。故世称黄帝仙矣。”
【释义】 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在人间。后世用作追怀亡帝的典故。
【例句】 ①先帝弓剑远,小臣余此生。(杜甫《送覃二判官》2546)这里用“弓剑远”追述唐肃宗逝世。②轩辕弓剑无人识,东海青童寄消息。(顾况《悲歌·六》2943)这里用黄帝遗弓剑事,谓黄帝早已仙去。③武皇弓剑埋何处,泣问上阳宫里人。(窦庠《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二首》其一3047)这里用“弓剑”典,表现追怀唐玄宗的哀思。④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舒元舆《桥山怀古》5547)这里的“弓剑”指黄帝遗物。以此寄托对黄帝的思念。⑤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杜牧《河湟》5951)这里以“遗弓剑”喻指唐宪宗李纯之死。
弓剑1.弓与剑。
●《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
●《淮南子·泛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
2.指武艺或用武。
●唐柳宗元《韦道安》诗:“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宋叶适《赠李秀才肖舒》诗:“寺传弓剑烟岚外,门掩诗书浪泊间。”
●明陈子龙《中都》诗:“涂山弓剑地,千载颂苞桑。”
3.传说黄帝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黄帝葬桥山,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汉刘向《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
●《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绝祀。”
●隋牛弘《隋文帝颂》:“慕深考妣,哀缠弓剑。”
●唐杜甫《送覃二判官》诗:“先帝弓剑远,小臣余此生。”
●清徐枋《顾氏松风寝记》:“而事关故国,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