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
拼音
yán líng jì z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líng的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ling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延陵季子-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延陵季子延陵公子
【出典】 《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太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释义】 吴王寿梦幼子季札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以推让王位著闻。
【例句】 ①我所思兮,延陵季子,别来九春。(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2595)这里以延陵季子(又称吴季子)借指吴泳(叔永)。②记得延陵公子宅,麟角当年新绂。(吴季子《念奴娇·寿朋友》3145)这里以延陵公子季札借指寿主。
延陵季子指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相传吴王寿梦有四子:诸樊(或称谒)、余祭、余眛(一作夷昧)、季札。
季札贤,寿梦欲废长立少。
季札让不可。
寿梦卒,诸樊立,与余祭、余眛相约,传弟而不传子,弟兄迭为君,欲终致国于季札。
●季札离国赴延陵(一说封于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世称延陵季子。事见《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史记·吴太伯世家》。
●《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亦称“延陵子”。
●三国魏曹植《赠丁仪》诗:“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晋陆机《吴趋行》:“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
参见“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