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
拼音
cháng tà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áng的字 拼音为tài的字 拼音为chang的字 拼音为tai的字基础解释
正常的状态(跟“变态”相对):一反~。恢复~。详细解释
固定的姿态或形态。
宋 秦观 《寄孙莘老少监》诗:“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六经之下,惟 迁 善纪事,纵恣豪迈,统纪苞括无常态也。”
通常或本来的状态。
《旧唐书·窦申传》:“趋势附权,时俗常态。”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之十二:“此君信意简率,乃其常态,未可以疎数为厚薄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白华 这才重新笑起来,恢复了她的常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常态-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常態
常态-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变态
拟态
[反]变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cháng tài
1、王老师今天一反常态地表扬了我。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cháng tài
1、[常势]cháng shì
1.固定的形势。 2.常有的情势。
2、[其实]qí shí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并不难。
反义词
cháng tài
1、[狂态]kuáng tài
1.狂放的态度;轻狂的姿态。宋 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念臣流落有年,尚未除於狂态。”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为师者问志於羣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於 曾点 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清 方文《击缶行留别韩子任》诗:“纤腰宛转似无力,狂态拖沓疑有情。” 2.疯癫的样子。《红楼梦》第五七回:“﹝ 湘云 ﹞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给他瞧,引的 寳玉 自己伏枕而笑。”
2、[变态]biàn tài
1.某些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如蚕变蛹,蛹变蛾;蝌蚪变蛙等。 2.某些植物因长期受环境影响,根、茎、叶的构造、形态和生理机能发生特殊变化,如马铃薯的块茎、仙人掌的针状叶等。 3.指人的生理、心理出现不正常状态:心理~。 4.不正常的状态(跟“常态”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