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本钱
拼音
cháng píng běn qi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áng的字 拼音为píng的字 拼音为běn的字 拼音为qián的字 拼音为chang的字 拼音为ping的字 拼音为ben的字 拼音为qian的字基础解释
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详细解释
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
唐德宗 时 赵赞 议行的方法。《新唐书·食货志二》:“请於两都、 江陵 、 成都 、 扬 、 汴 、 苏 、 洪 置常平轻重本钱,上至百万緡,下至十万,积米、粟、布、帛、丝、麻,贵则下价而出之,贱则加估而收之。诸道津会置吏,閲商贾钱,每緡税二十,竹、木、茶、漆税十之一,以赡常平本钱。”参见“ 常平 ”、“ 常平法 ”。
按字解释
常平: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汉宣帝时耿寿昌首创。
本钱:用以办事和营利、生息等的钱财。
词典解释
常平本钱-汉语大词典常平本钱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
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
●《新唐书·食货志二》:“请于两都、江陵、成都、扬、汴、苏、洪置常平轻重本钱,上至百万缗,下至十万,积米、粟、布、帛、丝、麻,贵则下价而出之,贱则加估而收之。诸道津会置吏,阅商贾钱,每缗税二十,竹、木、茶、漆税十之一,以赡常平本钱。”参见“常平”、“常平法”。
出处
引证
清-法式善--《陶庐杂录》:十取一以为常平本钱。
故事
清-法式善--《陶庐杂录》:十取一以为常平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