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希微

拼音

xī wēi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wēi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

基础解释

1.《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注:“无声曰希,无形曰微。”后因以“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虚无微茫。 2.指名声和形迹。 3.微明;隐约不明。 4.谓平淡无奇。 5.稀疏微细。 6.指些微,很少。

详细解释

  1. 《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河上公 注:“无声曰希,无形曰微。”后因以“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虚无微茫。

    晋 陆云 《荣启期赞》:“泝怀玄妙之门,求意希微之域。”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徘徊茫昧,翱翔希微。” 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臣闻妙本希微,至真虚寂,运神功而化育,陶品物以生成。”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

  2. 指名声和形迹。

    《南史·隐逸传序》:“若道义内足,希微两亡,藏景穷巖,蔽名愚谷,解桎梏於仁义,示形神於天壤,则名教之外别有风猷。”

  3. 微明;隐约不明。

    《晋书·隐逸传·陶潜》:“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按,希,《文选·陶潜<归去来辞>》作“熹”。 宋 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4. 谓平淡无奇。

    宋 真德秀 《赠萧长夫序》:“以琴来謁者甚众,静而听之,大抵厌古调之希微,夸新声之奇变,使人喜欲起舞,悲欲涕零,求其所谓淳古淡泊者,殆不可得。”

  5. 稀疏微细。

    唐 贾登 《奉和圣制喜雨赋》:“其始至也,歷乱希微,雾杂烟霏。”

  6. 指些微,很少。

    清 周亮工 《祭汀州司李若羲卢公文》:“公邃于理学,义命自安,未尝有希微怨懟之色。”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希微-中華語文大辭典

希微希微ㄒ丨 ㄨㄟˊxīwéiㄒ丨 ㄨㄟxīwēi1.〈書〉空虛寂靜。[例]徘徊茫昧,翱翔~(晉‧葛洪《抱樸子‧內篇‧暢玄》)。2.〈書〉稀疏微細。[例]其始至也,歷亂~,霧雜煙霏(唐‧賈登〈奉和聖制喜雨賦〉)。3.〈書〉衰微疲弱。[例]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列傳‧陶潛》)。4.〈書〉平常無奇。[例]以琴來謁者甚眾,靜而聽之,大抵厭古調之~,夸新聲之奇變(宋‧真德秀〈贈蕭長夫序〉)。5.〈書〉些微、少許。[例]公邃於理學,義命自安,未嘗有~怨懟之色(清‧周亮工〈祭汀州司李若羲盧公文〉)。

希微-辞源3

【希微】㊀ 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 注:“無聲曰希,無形曰微。”後以希微指空寂虚無。晉 陸雲 陸士龍集六 榮啓期讚:“泝懷玄妙之門,求意希微之域。”㊁稀疏微薄。文苑英華十四 唐 賈登 奉和聖製喜雨賦:“其始至也,歷亂希微,霧雜烟霏。”㊂微明。同“熹微”。晉書 陶潛傳 歸去來兮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宋本 陶淵明集五作“熹微”。㊃平淡無奇。宋 真德秀 西山文集二七 贈蕭長夫序:“以琴來謁者甚衆,靜而聽之,大抵厭古調之希微,夸新聲之奇變,使人喜欲起舞,悲欲涕零,求其所謂淳古淡泊者,殆不可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希微的反义词 希微的近义词 希微的同音词 需少 微芒 片许 隐隐辚辚 琐微 志微 许些 些小 希微的希是什么意思 希微的微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希微的词语
  • 希能组什么词
  • 希能组什么词语
  • 希可以组什么词
  • 希可以组什么词语
  • 希字可以组什么词
  • 希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希字能组什么词
  • 希字能组什么词语
  • 希字开头的成语
  • 希字结尾的成语
  • 微能组什么词
  • 微能组什么词语
  • 微可以组什么词
  • 微可以组什么词语
  • 微字可以组什么词
  • 微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微字能组什么词
  • 微字能组什么词语
  • 微字开头的成语
  • 微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