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昭
拼音
shī zhā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ī的字 拼音为zhāo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zhao的字基础解释
司马师、司马昭 的并称。详细解释
司马师 、 司马昭 的并称。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蔡渭 上书,言 文及甫 元祐 中以书抵 邢恕 ,云:‘ 刘挚 、 傅尧俞 、 梁燾 辈有 师昭 之迹。’”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刘挚 有 师昭 之心,行道之人所共知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师昭-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师昭
【出典】 师,即三国时魏臣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昭,即司马师之弟司马昭。司马师于魏嘉平四年,迁大将军,正元元年九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继续控制魏国军政大权,于甘露五年,进位相国,受封晋公,死前已形成篡位之势。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
【释义】 “师昭”为司马师、司马昭弟兄之合称,二人皆拥兵权,魏国政柄,实在他们手中。司马昭死数月,其子司马炎即篡魏称晋,即晋武帝。后因用“师、昭”,喻指谋篡帝位的权臣。
【例句】 袁董非徒尔,师昭岂偶然! (韩偓《感事三十四韵》7799)这里用“师、昭”比喻心怀篡位野心的朱全忠。朱全忠胁迫唐昭宗东迁,随后杀死唐昭宗,立李柷为帝。
师昭司马师、司马昭的并称。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蔡渭上书,言文及甫元佑中以书抵邢恕,云:‘刘挚、傅尧俞、梁焘辈有师昭之迹。’”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刘挚有师昭之心,行道之人所共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