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褠
拼音
jīn gō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īn的字 拼音为gōu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拼音为gou的字基础解释
头巾和单衣,古代士人盛服。《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始,岱 亲近 吴郡 徐原,慷慨有才志,岱 知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南齐书·王融传》:“前中原士庶虽沦慑殊俗,至於婚葬之晨,犹巾褠为礼。”《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帝数幸 次宗 学馆,令 次宗 以巾褠侍讲。”胡三省 注:“江 南人士交际以为盛服,盖次於朝服。毛脩之 不肯以巾褠到 殷景仁 之门是也。《蜀註》曰:‘巾谓巾幘,褠谓单衣。’”详细解释
头巾和单衣,古代士人盛服。
《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始, 岱 亲近 吴郡 徐原 ,慷慨有才志, 岱 知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南齐书·王融传》:“前中原士庶虽沦慑殊俗,至於婚葬之晨,犹巾褠为礼。”《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帝数幸 次宗 学馆,令 次宗 以巾褠侍讲。” 胡三省 注:“ 江 南人士交际以为盛服,盖次於朝服。 毛脩之 不肯以巾褠到 殷景仁 之门是也。《蜀註》曰:‘巾谓巾幘,褠谓单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巾褠-辞源3【巾褠】巾幘和單衣。三國志 吳 呂岱傳:“始,岱親近 吳郡 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賜巾褠,與共言論,後遂薦拔。”資治通鑑一二三 宋 元嘉十五年:“帝數幸 (雷)次宗學館,令 次宗以巾褠侍講。”注:“江南人士交際以爲盛服,蓋次於朝服。”亦作“巾韝”。宋書 毛脩之傳:“吾昔在南,殷(景仁)尚幼少,我得歸罪之日,便應巾韝到門邪!”此作動詞,指穿戴巾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