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如簧
拼音
qiǎo yán rú hu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iǎo的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rú的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qiao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巧言: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
如簧:比喻善为巧伪之言。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词典解释
巧言如簧-中华成语大词典巧言如簧
【拼音】:qiǎo yán rú huáng
解释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示例
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近义词
巧舌如簧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巧言如簧)
【出典】 《诗经·小雅·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孔颖达疏: “巧为言语,结构虚辞,速相待合,如笙中之簧,声相应和。”
【释义】 说出来的话像笙中的簧片,颤动起来,美妙动听。花言巧语的意思。
【例句】 谁着你谗舌巧如簧,难道有眼高天不鉴详。(李寿卿杂剧《说专诸伍员吹箫》第一折[胜葫芦么篇])伍员骂费得雄谎言如蜜,骗他入朝。
出处
引证
现代-郭沫若-第四幕-《屈原》: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巧言如簧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
宋-孔平仲--《续世说·黜免》:巧言如簧,应机必发。
明-宋濂--《故上虞魏君妻冯夫人墓志铭》:后世此义或乖,遂至巧言如簧,而败伦害政,反为家祸。
故事
现代-郭沫若-第四幕-《屈原》: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巧言如簧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
宋-孔平仲--《续世说·黜免》:巧言如簧,应机必发。
明-宋濂--《故上虞魏君妻冯夫人墓志铭》:后世此义或乖,遂至巧言如簧,而败伦害政,反为家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