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徽
拼音
cuī hu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uī的字 拼音为huī的字 拼音为cui的字 拼音为hu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崔徽-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崔徽崔徽卷轴、崔徽模样、崔娘芳卷
【出典】 唐·元稹《崔徽歌·序》:“崔徽,河中府娼也。裴敬中以兴元幕使蒲州,与徽相从累月。敬中便还,崔以不得从为恨,因而成疾。有丘夏善写人形,徽托写真寄敬中曰:‘崔徽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发狂卒。”(见《全唐诗》卷四二三)
【释义】 崔徽,唐河中府歌妓,与裴敬中相恋。敬中别去,她托人画肖像以寄,不久抱恨病死。后因用为咏男女情爱的典故,亦以咏歌妓。
【例句】 ①崔徽歌舞有余风,应忘了一东平好。(晁端礼《一落索》[正向谿堂欢笑]433)从词中“鹳鹊楼边初到”看,作者当在河中府。这里举河中府故事以咏,称赏当地的歌舞欢娱,使人留连。②崔徽卷轴瑶姬梦,纵有相逢不是真。(范成大《鹧鸪天》[荡漾西湖采绿蘋]1619)作者曾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市),自上句“多情争似桂江春”看,似尝恋于静江某官妓。这里翻用崔徽事,抒发对静江官妓的怀思。③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1875)这里以“崔徽”代指自己当年爱恋的女子。④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史达祖《三姝媚》[烟光摇缥瓦]2330)这里活用崔徽写真事,表明对所恋女子的怀想。⑤裴郎归后,崔娘沈恨,漫客请传芳卷。(吴文英《永遇乐·过李氏晚妆阁,见壁间旧所题词,遂再赋》2910)这里翻用典故,谓崔娘托人写真以寄裴郎尚不足以体现深情,意在衬出李氏珍惜自己壁上旧题的深厚情意。⑥为说崔徽憔悴损,须觅取,锦笺还。(万俟绍之《江神子·赠妓寄梦窗》2948)这里以“崔徽”指妓,点出她别后相思之苦。⑦似情多、何曾荀倩,便梦断、不为崔徽。(尹济翁《玉蝴蝶·和刘清安》3256)这里借以表现自己的内情,谓春去对自己固如好梦之消逝,但不至产生如同崔徽的可以因此殒命的悲痛。⑧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疊。(周密《疏影·梅影》3287)这里活用典故,以崔徽比拟梅花,以崔徽的画像比拟月下筛落的梅影。
崔徽
【出典】 宋·张君房《丽情集·崔徽》: “蒲女崔徽,同郡裴敬中为梁使蒲,一见为动,相从累月。敬中言还,徽不得去,怨抑不能自支。后数月,敬中密友知退至蒲,有丘夏善写人形,知退为徽致意于夏,果得绝笔。徽捧书谓知退曰:‘为妾谢敬中,崔徽一旦不及卷(原作巷,今改。)中人,徽且为郎死矣。’明日发狂,自是弥疾,不复见客而卒。”(据曾慥《类说》卷二十九引)
【释义】 蒲妓崔徽与裴敬中相好,分别后日夜思念,请人写像寄裴。崔徽画用以描写美女。
【例句】 ①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双调·折桂令]《七夕赠歌者》)作者以崔徽比喻美貌的歌妓。②神仙太乙莲,图画崔徽面,才思班姬扇。(张可久[越调·寨儿令] 《西湖晚晴》)用拟人化手法,以美人喻佳景。崔徽画比喻西湖暮景。③谁拦截巫女峡,谁改变崔徽画。(童童学士套曲[双调·新水令]《念远》[雁儿落])此用崔徽故事比喻美人因相思而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