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币
拼音
suì b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uì的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sui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1.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 贾昌 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清 黄遵宪《冯将军歌》:“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 对 回纥 的援助如此重视,报酬如此优厚,回纥 如果再攻掠 唐 边境,就会丧失岁币。” 2.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明史·武宗纪》:“夏五月丙申,减 苏、杭 织造岁币。”详细解释
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 贾昌 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唐 对 回纥 的援助如此重视,报酬如此优厚, 回纥 如果再攻掠 唐 边境,就会丧失岁币。”
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明史·武宗纪》:“夏五月丙申,减 苏 、 杭 织造岁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岁币-辞源3同:歲幣
岁币-汉语大词典岁币1.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贾昌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清黄遵宪《冯将军歌》:“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对回纥的援助如此重视,报酬如此优厚,回纥如果再攻掠唐边境,就会丧失岁币。”
2.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明史·武宗纪》:“夏五月丙申,减苏、杭织造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