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
拼音
chǐ b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ǐ的字 拼音为bā的字 拼音为chi的字 拼音为ba的字基础解释
气鸣乐器。竹制,六孔,竖吹。日本正仓院存中国唐代尺八十余支。福建南音尚存尺八,称为洞箫。详细解释
古管乐器名。竹制,竖吹,六孔,旁一孔蒙竹膜。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今仍流行于 日本 ,形制稍异,仅五孔,前四后一。也称箫管、中管、竖篴。
唐 张鷟 《游仙窟》:“五嫂咏筝,儿咏尺八。”《新唐书·吕才传》:“侍中 王珪 、 魏徵 盛称 才 製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叶玉森 《雾泊辽海》诗:“卧听倭娘吹尺八,餘音嫋嫋为谁哀?”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 日本 尺八,状类中土洞簫,闻传自 金 人。”参阅《文献通考·乐十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尺八 -中国文化史辞典古代吹奏樂器。竹制。唐代已出現,宋代又稱簫管、豎笛、中管。宋陳暘《樂書》:“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黃鍾一均聲。或謂之尺八管,或謂之豎笛,或謂之中管。”尺八於唐代傳入日本,風行全日本,奈良正倉院還藏有我國唐代的尺八。今福建南曲中的洞簫,亦稱尺八,管身較常用的簫短而粗,可能是古代尺八的遺制。
尺八-汉语大词典尺八古管乐器名。竹制,竖吹,六孔,旁一孔蒙竹膜。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今仍流行于日本,形制稍异,仅五孔,前四后一。也称箫管、中管、竖篴。
●唐张鷟《游仙窟》:“五嫂咏筝,儿咏尺八。”
●《新唐书·吕才传》:“侍中王珪、魏征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叶玉森《雾泊辽海》诗:“卧听倭娘吹尺八,余音嫋嫋为谁哀?”
●苏曼殊《燕子龛随笔》:“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
参阅《文献通考·乐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