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
拼音
xiǎo yǎ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ǎo的字 拼音为yǎ的字 拼音为xiao的字 拼音为ya的字基础解释
《诗经》组成部分之一。七十四篇。大抵产生于 西周 后期和 东周 初期。这时王政衰微,政治黑暗,诸多矛盾日益尖锐。故其中诗篇较多的是指斥朝政缺失,反映社会动乱,表现 周室 与西北 戎 狄 部族以及东方诸侯各国之间的矛盾;也有少数是统治阶级宴会的乐歌。雅分小、大,主要有三说:有的认为以政事分,如《〈诗〉大序》;有的认为以道德分,如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有的认为以乐曲分,如 朱熹《诗·小雅集传》。前人争论不决,莫衷一是。详细解释
《诗经》组成部分之一。七十四篇。大抵产生于 西周 后期和 东周 初期。这时王政衰微,政治黑暗,诸多矛盾日益尖锐。故其中诗篇较多的是指斥朝政缺失,反映社会动乱,表现 周室 与西北 戎 狄 部族以及东方诸侯各国之间的矛盾;也有少数是统治阶级宴会的乐歌。雅分小、大,主要有三说:有的认为以政事分,如《〈诗〉大序》;有的认为以道德分,如 司马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有的认为以乐曲分,如 朱熹 《诗·小雅集传》。前人争论不决,莫衷一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小雅-中華語文大辭典小雅ㄒ丨ㄠˇ 丨ㄚˇxiǎoyǎ《詩經》二〈雅〉之一。收詩七十四篇,另有六篇有義無辭,後人稱之為笙詩。大多是西周後期和東周初期的作品。內容有宴會的樂歌,如〈鹿鳴〉等。有表現對政治憂慮的,如〈正月〉等,亦有風格與《國風》中民間歌謠相似的,如〈黃鳥〉等。
小雅-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小雅ㄒㄧㄠˇ ㄧㄚˇxiǎo yǎ《詩經》二雅之一。相對於大雅而言。收詩八十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內容中正和平,歷來被視為雅正的樂歌。《詩經.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xiǎo yǎ
1、《诗经·小雅·角弓》中的“毋教猱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