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
拼音
xiǎo ché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ǎo的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xiao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基础解释
也叫小乘佛教。佛教的一派。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早期佛教的精神,强调自我解脱。现主要流传于南亚及东南亚各国,自称上座部佛教。中国云南也有部分信徒。小乘是佛教大乘派对它的贬称。乘(chéng)。详细解释
佛教语。梵文Hīnayāna(希那衍那)的意译。指小乘佛教。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以求得“自我解脱”。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中出现了主张“普度众生”的新教派,自称“大乘”,而称原有的教派为“小乘”。
《百喻经·送美水喻》:“如来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别説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之谈,则在 印度 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都在地狱里做主任。”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小乘-中華語文大辭典小乘小乘ㄒ丨ㄠˇ ㄕㄥˋxiǎoshènɡㄒ丨ㄠˇ ㄔㄥˊxiǎochénɡ指佛教中的聲聞乘。佛教宗派之一(與「大乘」相區別)。意為狹小之車乘,指載運根機狹劣者以達小果的教法。小乘之名,原為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的貶稱,其後學術界沿用,則無褒貶意。教義主要集中在滅除煩惱、自求解脫,較少談及自利利他之菩薩道。古來以為小乘為權門方便,乃佛教之初門;今以小乘為原始佛教,大乘則其教義之延伸。
小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小乘ㄒㄧㄠˇ ㄕㄥˋxiǎo shèng大乘大乘佛教用語。相對於大乘以成佛為最終的理想境界而言。大乘佛教徒稱那些以證得阿羅漢果為終極理想的佛教宗派為「小乘」。如經部、正量部、說一切有部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xiǎo chéng
1、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xiǎo chéng
1、[大乘]dà chéng
佛教的一派。认为 人皆可以成佛,强调解救他人,普度众生。自比作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以区别于强调自我解脱 的小乘。乘(ché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