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鼓簧
拼音
duì niú gǔ hu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uì的字 拼音为niú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dui的字 拼音为niu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 【出自】:《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按字解释
对:相对;朝着。
牛:哺乳动物,反刍类,身体大,肢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
鼓:敲击或弹奏(乐器)。
簧:乐器里有弹性的薄片,用竹箬或铜片制成,作为发声的振动体。
词典解释
对牛鼓簧-中华成语大词典对牛鼓簧
【拼音】:duì niú gǔ huáng
解释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出处
《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示例
近义词
对牛弹琴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讥讽别人
对牛鼓簧见“对牛弹琴”。
出处
《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引证
当代-王怀义--《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秦汉卷)》:但效果甚微,并引起了后代画家和理论家“对牛鼓簧”(张彦远语)的嘲讽。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一·叙画之源流》:余以此等之论,与夫大笑其道,诟病其儒,以食与耳,对牛鼓簧,又何异哉!
故事
当代-王怀义--《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秦汉卷)》:但效果甚微,并引起了后代画家和理论家“对牛鼓簧”(张彦远语)的嘲讽。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一·叙画之源流》:余以此等之论,与夫大笑其道,诟病其儒,以食与耳,对牛鼓簧,又何异哉!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uì niú gǔ huáng
1、[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