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拼音
hán shān s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án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sì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 拼音为s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寒山寺-中華語文大辭典寒山寺寒山寺ㄏㄢˊ ㄕㄢ ㄙˋhánshānsì佛教寺院。位於江蘇蘇州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天監(502—519)年間。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寒山、拾得兩位高僧曾主持寺務,遂改名寒山寺。後因唐‧張繼〈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句而聞名中外。先後歷經多次火毀,重建於清光緒(1875-1908)年間。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寒山寺 -中国文化史辞典又稱楓橋寺,在蘇州市閶門外楓橋鎮。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僧人寒山曾在此住持,故更名寒山寺。元、明、清時,屢毀屢建,現存寺宇為清末重建。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藏經閣、楓江樓、鍾樓等。唐代詩人張繼有《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寒山寺以此聞名中外。明文徵明曾書寫《楓橋夜泊》詩刻碑,後因字跡殘缺,光緒年間由俞樾重書再鐫,即現存的詩碑,張繼詩中所詠的古鍾,早已不知去向。明鑄寺鍾,相傳流入日本,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寒山寺時,日本人士募捐鑄造仿唐式青銅乳頭鍾送歸,現懸於大殿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