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疾
拼音
sù j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ù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su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一向有的病;拖延很久难以治愈的病。详细解释
拖延不愈的疾病,旧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豫章 有 戴 氏女,久病不差。见一小石,形象偶人,女谓曰:‘尔有人形,岂神?能差我宿疾者,吾将重汝。’”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若水》:“又有温水,冬夏常热,其源可燖鸡豚,下汤沐洗,能治宿疾。” 宋 苏辙 《丐者赵生传》:“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 郁达夫 《东梓关》:“﹝ 竹园 ﹞大约是因为用功过了度,在不知不觉的中间,竟尔染上了吐血的宿疾。”
比喻旧的弊端。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 光武 中兴,纂隆皇统,而犹遵覆车之遗辙,养丧家之宿疾。仅及数世,姦轨充斥,卒有强臣专朝,则天下风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宿疾-中華語文大辭典宿疾宿疾ㄙㄨˋ ㄐ丨ˊsùjí罹患已久且難以根治的疾病。也作「舊病」。[例]~倘若不根治,會一再復發。
宿疾-辞源3【宿疾】舊病,陳疾。晉 陸機 陸士衡集十 五等諸侯論:“光武中興,纂隆皇統,而猶遵覆車之遺轍,養喪家之宿疾。”周書 裴寬傳附 裴漢:“漢少有宿疾,恒帶虚羸,劇職煩官,非其好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ù jí
1、这只不过一时所染的小病,不是什么沉疴宿疾。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sù jí
1、[沉痾]chén kē
重病;久治不愈的病。
2、[重病]zhòng bìng
暂未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