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留
拼音
sù li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ù的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su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基础解释
1.停留;等待。 2.谓存之于心。 3.谓使宿卫、滞留。详细解释
停留;等待。
《史记·孝武本纪》:“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閒使求僊人以千数。” 司马贞 索隐:“宿留,迟待之意,若依字读,则言宿而留,亦是有所待,并通也。”《后汉书·韦义传》:“今岁垂尽,当选御史,意在相荐,子其宿留乎?” 李贤 注:“宿留,待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故 啟 宿留於 江陵 ,久之方行。”
谓存之于心。
《汉书·李寻传》:“唯弃须臾之间,宿留瞽言,考之文理,稽之《五经》,揆之圣意,以参天心。” 王先谦 补注:“此宿留,亦谓存其言於心,以待后时之参验也。”
谓使宿卫、滞留。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逊 书与 琮 曰:‘卿不师 日磾 ,而宿留 阿寄 ,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宿留-汉语大词典宿留1.停留;等待。
●《史记·孝武本纪》:“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闲使求仙人以千数。”
●司马贞索隐:“宿留,迟待之意,若依字读,则言宿而留,亦是有所待,并通也。”
●《后汉书·韦义传》:“今岁垂尽,当选御史,意在相荐,子其宿留乎?”
李贤注:“宿留,待也。”
●唐韩愈《顺宗实录三》:“故启宿留于江陵,久之方行。”
2.谓存之于心。
●《汉书·李寻传》:“唯弃须臾之间,宿留瞽言,考之文理,稽之《五经》,揆之圣意,以参天心。”
王先谦补注:“此宿留,亦谓存其言于心,以待后时之参验也。”
3.谓使宿卫、滞留。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逊书与琮曰:‘卿不师日磾,而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
【宿留】㊀停留,逗留。史記 孝武紀:“宿留海上,與方士傳車及閒使求僊人以千數。”又:“遂至 東萊,宿留之。”㊁保留。漢書七五 李尋傳:“唯棄須臾之間,宿留瞽言,考之文理,稽之五經,揆之聖意,以參天心。”清 王先謙 補注:“此宿留,亦謂存其言於心,以待後時之參驗也。”㊂包容庇護。三國志 吳 陸遜傳:“遜書與 (全)琮曰:‘卿不師 (金)日磾,而宿留 阿寄,終爲足下門户致禍矣。’”寄,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