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
拼音
ān x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ān的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an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1.安静地休息。多指入睡。 2.悼念死者用语:~吧,刘先生! 3.中国古代史籍对帕提亚国(前247—224)的称呼。其国势强盛时,版图包括全部伊朗高原、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与西方贸易、交通的“丝绸之路”的枢纽。详细解释
安逸。
《诗·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息。”《汉书·翟义传》:“予承明詔,奉社稷之任,持大宗之重,养六尺之託,受天下之寄,战战兢兢,不敢安息。”
安居生息。
《孟子·滕文公下》:“ 尧 舜 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蜀 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明史·太祖纪二》:“天下始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勉之。”
安宁,平静。
《汉书·沟洫志》:“百餘里间, 河 再西三东,迫阸如此,不得安息。”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郡县渔猎,朝伺暮窥,蓄牧树艺之所入,先以赂吏,自享乃其餘耳,尚虑不得安息,以是愈无完书。” 清 陈金城 《平夷论》:“幸某等能刺毙夷人,逆夷随即窜逸,渐次安息。” 萧红 《生死场》十五:“ 二里半 的 麻婆子 被杀, 罗圈腿 被杀,死了两个人,村中安息了两天。第三天又是要死人的日子。”
指停息。
巴金 《灭亡》第十九章:“他把死当作自己底义务,想拿死来安息他一生中的长久不息的苦斗。”
安抚,抚慰。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及 三思 、 延秀 构逆,诸 武 多坐诛戮,唯 攸绪 不预其祸, 睿宗 即位,又令人安息之。”
休息,多指睡眠。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父子上床安息。”《英烈传》第四三回:“ 德柔 大喜,就请 友定 暂回本营,解甲安息,待众军解到 胡深 ,方请公堂筵宴庆贺。”《三侠五义》第三二回:“ 颜生 劝老母安息,自己把卷独对青灯。”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疲乏后的安息是最甜美的享受。”
死的婉辞。多用于对死者的悼慰。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不由自主地低声念起了慰灵碑上那一句碑文:‘安息吧,过去的错误不会再犯了。’” 韩希梁 《阿妈妮,别撵火车》:“战士们相信你的话,你不会让安息在 朝鲜 人民怀抱里的烈士坟墓上长出一根杂草来的。” 李季 《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总理呵,请你安息合上眼,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实现!”
伊朗高原 古国名。
汉武帝 时开始派使者到 安息 ,以后遂互有往来。 东汉 时来 中国 的僧人 安清 即是 安息国 人。参阅《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安息-中華語文大辭典安息安息ㄢ ㄒ丨ˊānxíㄢ ㄒ丨ānxī婉辭。指人死亡或哀悼死者。[例]他重病纏身,今早終於~了|兄弟,~吧!
安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安息ānxī
动
①安静地休息,多指入睡:一路劳顿,请早点儿~。
②对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语:~吧,亲爱的战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ān xī
1、烈士们安息在苍松翠柏之间。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ān xī
1、[休息]xiū xi
1.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走累了,找个地方~~。既要有紧张的工作,又要有适当的~。 2.指睡觉:夜里~不好,白天也没精神。这么晚了,还没~?
2、[歇息]xiē xi
1.休息:病刚好,还是~几天吧。 2.住宿;睡觉:洗过澡就上床~了。
3、[安歇]ān xiē
1.上床睡觉:天已不早,大家该回房~了。 2.休息:走得太累,先找个地方~一下。
4、[安休]ān xiū
1.安宁。 2.犹安息。长眠。
5、[安眠]ān mián
安稳地熟睡:~药。喧嚣的车马声,让人终夜不得~。
反义词
ān xī
1、[苏醒]sū xǐng
昏迷后醒过来:伤员已从昏迷中~。春天万物~。